华西医院完成 3D打印髌骨假体植入
快扫码看3D打印骨头
10天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一块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髌骨假体,被植入54岁的患者胥大姐的右腿膝盖处,这块由特殊金属和塑料材质做成的“新骨头”,取代了原本长满了肿瘤的骨头,还会和肌腱等重新长在一起,让胥大姐预后的膝关节仍然活动自如。
这块金属骨头,是世界上第一例3D打印的髌骨假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屠重棋教授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为胥大姐重做了髌骨假体,据查询国内外相关论文和报道,此前未见过相关病例的报道。
两年前,家住巴中的胥大姐被查出右腿膝盖上的髌骨上长有肿瘤,确诊为骨巨细胞瘤。随后,家人将胥大姐送到川大华西医院骨科就诊。
检查发现,骨细胞瘤已长满了胥大姐的髌骨,边缘破坏,且有软组织包块。“最好是整块切除髌骨。”川大华西医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屠重棋教授说,但整块切除后,患者行走功能必然受到影响,“至少是需要拄拐杖。”
“我们建议,用3D打印技术做一个假体。”屠重棋说,患者和家属同意后,医生根据胥大姐左腿髌骨的镜像结构,利用3D打印技术,“复制”了一个新的髌骨。
髌骨结构复杂,是个不规则的三角形,有一定的弧度,且厚薄不一。因此,3D打印最难的部分,是对髌骨的测量。屠重棋教授团队前期通过对健侧髌骨解剖数据的测量,反向生成健侧髌骨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不断优化,并将周围重要肌肉、肌腱、韧带等充分考虑进去,形成最终的3D打印模型,整个制作过程,耗时两周。
金属材质的新“髌骨”不仅仅是植入关节处,更重要的是,会和人体原有的软组织“铆合”,“纽扣式”地生长成为一体,“秘密武器”在于假体上无数个只有数百微米的细小的孔洞,“大的孔洞用于缝合,肌腱等软组织会慢慢地长进小微孔里,骨细胞、软组织和原本的组织融为一体,就不会影响原来的活动功能了。”3D打印技术的“铆合”,和骨科常用的“骨水泥”材料相比,除了不易松动外,使用寿命也更长,“理论上说,二三十年没有问题。”
4月3日,屠重棋团队为胥大姐做了手术,历时2个小时。屠重棋说,经过2至4周生长期,胥大姐就可以下地活动了,恢复期一般在1个月半至3个月,“未来正常的轻体力活动,完全没有问题。”
早在2015年10月,屠重棋教授团队就成功完成世界首例“3D打印保留膝关节胫骨干金属骨小梁假体重建术”,为患有“骨母细胞型骨肉瘤”的19岁小伙保留了完好的膝关节功能,如今依然活动自如。
截至目前,屠重棋教授及其团队已完成50余例3D打印金属假体的植入。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新闻推荐
2018中国·四川环(宜宾翠屏)国际公路自行车联赛将于4月22日在李庄古镇开赛。此次联赛是四川境内举办的一场世界级专业自行车赛事,旨在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的同时,助推地方体育旅游经济发展。本届赛事分...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