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普及普通话很有必要
□本报评论员张雨
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日前印发《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强调要将普通话普及率的提升纳入地方扶贫部门、教育部门扶贫工作绩效考核。近日,四川省将该项工作列入驻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确保到2020年全省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改革措施一出,引发社会关注,不同声音也浮出水面:脱贫攻坚事务繁杂,越往后任务越艰巨,此时将普通话普及率的提升纳入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又给地方增添不少压力,是否必要?
必要与否,需置于更大背景下审视。先看现实,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基本功能是表达和交流。但四川省一些地处偏远的贫困地区,尤其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较低,而小众、生僻的方言则影响了贫困地区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这一障碍,已成为制约扶贫开发、技术培训等活动的重要因素。
普及普通话,对贫困地区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对贫困户脱贫之后不返贫,有着重要意义。贫困地区群众有了普通话的助力,便于从精准脱贫迈向致富奔康。之后,贫困地区再冲刺更高发展目标,需与外界进行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做到这些,需要交流无障碍,沟通有共鸣,先有交流的共同语,才有精准合作的共同体,为长远发展提供稳定的动力。
进一步看,高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也离不开普及普通话。传统农业条件下,农产品绝大部分用于自己消费,农业知识也多靠一辈一辈用方言口口相授。而现代农业是市场经济,农产品要进入更加广阔的市场天地,首要条件就是满足别人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者不仅要了解自己,更需了解外界;不仅要获得代代相传的知识,更要掌握先进科技知识,获悉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于此,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满足自身到满足别人,从掌握基础知识到学习复合型知识,贫困地区群众只有在不断提升语言交流能力之后,才能进一步增强致富能力,打好全面小康、农业现代化的根基。
再从移风易俗的角度看,一些贫困地区“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各地方言不同,使得习俗自成一体,并影响到一些陋俗恶习的改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必须用新观念、新文化,去改变陈旧观念和落后民俗,基本工具就是普通话。贫困群众学习新语言,汲取新信息,形成新观念,好比语言敲开一扇窗,让春风吹进来,让党和政府提倡的好风气在当地蔚然成风。
普通话普及率的提升,纳入扶贫工作绩效考核,从现实和长远观之,很有必要。再言之,普及普通话,并不是要废除方言,而是让贫困群众多掌握一门与外界准确表情达意、减少交际困难的技能。这一技能,既助力脱贫攻坚,又推进乡村振兴,谁先使用它,谁就先得到方便。
新闻推荐
北京男排引进第3名外援打破了京沪两队的均势,也引发了有关外援政策的讨论—— 北京男排没问题,规则需改进
库比亚克能否左右总冠军的归属?视觉中国供图“一个金软景不足以帮助上海女排夺冠,但一个库比亚克或许可以帮助北京男排夺冠。”一位球迷在男排总决赛第2场比赛后如此评论。北京时间4月5日,2017~2018赛季中国男排...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