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反复折腾人行道”是一种作风病

南国早报 2018-04-07 16:03 大字

辛辣点评

□四川 陆仁忠

一条人行道,短短一年时间里,经历了水泥路到地砖路,再回到水泥路的一次“轮回”。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武汉市武昌区黄鹂路,“折腾”成了市民对此事的直白评价。4月4日下午,武昌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理石路面容易损坏,就采用了混凝土压花路面。(据澎湃新闻4月5日报道)

修路本是好事,却引发市民不满,这样的事情或许让当地相关部门相当难堪。

报道中,当地工作人员回应,“因为路边洗车店较多,道路常年被轧,用大理石建设路面容易损坏,这几年反反复复在修,今年更改了一个方案,可以减少道路轧坏”。洗车店不是短时间凭空出现的,修路本可变得更为简单。很显然,修来修去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如何提升洗车店门口路面的“抗压底气”,这才应成为重点。翻来覆去“折腾”整条人行道,只会更加折腾人。

“反复折腾人行道”是一种作风病。一来,在明知路面会被反复碾压的情况下,没有做出最有效的判断,反而选择容易损坏的大理石作为“原材料”,直到问题再发,又急忙推翻重来,其中必然少不了脱离实际的“拍脑袋”决定,让资金平白浪费;二来,洗车店门口的路面容易轧坏,不代表其他商铺外面的路面也同样存在问题,“哪里坏补哪里”在道路维修上并非“毛病”,把好的路面也同样全换,固然可以统一“造型”,却难免给人留下“面子工程”的印象,只会让公众看到有关部门的“轻浮”作风;三来,人行道终归以人行为主,路面被车辆轧坏,不管是规划有问题,还是洗车店的位置有问题,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都是一道管理“失分题”。

人行道,是行人出行的安全通道,也是城市管理水平的最基础体现。把洗车店“转移”到更合适的地点,让人行道回归“人”使用的本位,减少车辆碾压造成的不必要损坏,这是政府部门需要努力改善之处;把规划考虑得更加细致,维修道路前多实地查看、充分听取市民意见,让人行道更加经久耐用、方便出行,才能获得市民认可。

希望有关部门能从此事中吸取教训,多“折腾”自己、少“折腾”群众,多一点细心与“接地气”、少一点“草率行动”,推动更多惠民工程扎实落地,让群众更有幸福感与获得感。

新闻推荐

智慧供应链体系将覆盖重点产业

四川省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到2020年——农业: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于一体的“川”字号特色农业供应链体系制造业:推动制造企业完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流通销售到售...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