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从名联看人生 □丁淮飞

淮河晨刊 2018-03-27 14:52 大字

上下五千年,看历史沉浮,历代文人所写的名联对人生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笔者尝试从名联作者的角度去剖析,从人生的角度去分析,希望与读者一同感受名联的独特魅力——

对联称为“诗中之诗”,是中国独有的文学表现手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备受文人们的推崇。对联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太极生两仪”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中国楹联的基础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也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观念去看待事物、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这种阴阳观念,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对联起于何时,众说纷纭,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在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这时候在今天四川有一个后蜀国皇帝叫孟昶,有一年除夕他在卧室门上写了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家家户户悬挂春联的写照。明清以后,文人把题联当成文雅的乐事,快活时写,痛苦时写,失意时写,得意时也写。有感而发,直陈胸臆,文采跃然纸上,好联人人争诵,传播极广,写对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上下五千年,看历史沉浮,文人们所写的名联如浩瀚太空中的星星,多得数不胜数。这些名联对人生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笔者尝试从名联作者的角度去剖析,从人生的角度去分析,希望与读者一同感受名联的独特魅力。

新闻推荐

四个云南秘境 美到极致

雨崩村推荐指数:★★★★★位置: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梅里雪山东麓简介:云南旅游圈流行一句话:不去天堂,就去雨崩。只因这个位于梅里雪山脚下的村子,至今未通公路,长期与世隔绝,是个世外桃源一样的...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