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谭路:易拉罐拼贴出艺术人生

绵阳日报 2018-02-11 08:13 大字

文化人物

一把剪刀,一支笔、一双筷子,再加上废弃的易拉罐,在谭路的妙手之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用来制作成贴画李白、欧阳修、花鸟鱼虫、十二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让人叹为观止。

谭路,1977年出生于江油,四川省易拉罐彩色贴画创始人。元旦刚过,他便收到2018年的“新年礼物“,正式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而他的两幅作品《迎春花开》、《凤凰戏牡丹》也通过专家评审开始在四川首届乡村艺术展上展出。

□本报记者郑金容文/图

无师自通用易拉罐作画

易拉罐贴画专业称谓为“铝箔画”,它是传统金属冷锻技艺,过去是制作银箔画,现在则是将易拉罐全手工裁剪清理,然后再经展开平压、拓印、勾线刻线、着色、剪切等多种工序制作,成为一幅幅色彩艳丽、图案精美的艺术作品。

谭路是成都铁路局成都电务段职工,幼时患结核性脑膜炎,打针治疗导致双耳听力严重下降,落下了二级残疾。但他从小爱好折纸、雕刻等。2005年,无意中看到有人在用易拉罐制作工艺品,十分精美漂亮,谭路萌发了学习的念头。“我听力不好,也没有带助听器,和别人聊天不太方便,于是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屋里制作贴画,它丰富了我的世界。”十几年来,谭路用不起眼的易拉罐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色彩斑斓艺术国度。

最初,谭路想拜师学艺,但无奈学费很贵,对收入不高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份不小的压力。于是,他便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摸索,买来《工笔线描画谱》等书籍学习,去网吧、废旧物处理场等地收集易拉罐,然后自己动手照着图案制作。“首先要将易拉罐剪开,接着还要经过铺平、刻划、剪切、粘贴等多道工序,开始的时候,因为不熟悉易拉罐的裁剪,手经常被易拉罐皮拉伤,不过随着技术的娴熟,再也没有伤到过自己。”谭路说,制作得越多,越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一般的金属贴画都是本色的,可不可以做成彩色的呢?在实际制作中,谭路发现传统的铝箔画颜色单一,黑底与银灰色的对比感不强烈,于是他大胆地尝试为易拉罐皮上色。经上百次实验研究,他制作出来的贴画色彩艳丽、图案十分精美。自此,他的作品告别了单一的色彩,变得五颜六色,格外亮眼醒目。

成绩不菲作品亮眼惊艳世人

十几年来,谭路在易拉罐贴画这条路上越走越好,制作了无数让人惊艳的作品。

在谭路的家里,陈列着《满园春色》贴画,画中精致华贵的孔雀站立在百花丛中,目光傲视远方,与四周盛开的繁花融为一体,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意。谭路说,《满园春色》花了他近两年的时间,是他制作难度系数最高、花费时间最多的作品。

“为了展现孔雀开屏的美丽,孔雀每一片羽毛的大小、颜色、花色都不同,必须一个一个制作,所以很麻烦。不过当制作完后,看到完美的作品,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谭路说,付出总有回报,这幅作品获得了四川省首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银奖,让更多人知道了易拉罐贴画,也让他名气大增。大家都很惊讶一个小小的易拉罐竟然能够做出如此漂亮的工艺品来。

谭路带给大家的惊喜还在继续。他的作品不仅在省内大放异彩,也开始走向全国。他的《凤凰戏牡丹》,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的“环保亦酷中国2010”大赛中,从来自5个国家的4万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经层层选拔及大众投票最终获得一等奖。他还作为特邀嘉宾飞赴中国香港与香港本地20位环保手工达人一起出席“绿色设计嘉年华”,进行铝箔画展示及现场制作演示,受到高度赞赏。

“易拉罐画承载了我的梦想”

从事铝箔画十余年,谭路的易拉罐贴画全手工制作,独创一派。其画制作繁杂、图案精美、色彩艳丽,立体感强,颇具观赏收藏价值,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市级奖项。在他的巧手之下,一个个废弃易拉罐被赋予新生命,成为独特的民间工艺品。

谭路说,他曾经看到有人把所有的作品都陈列在屋里,那时候他也期待有朝一日自己能有一个房间,墙上挂满自己的作品。如今,他的梦想实现了,在紫云佳苑小区里,他专门设置了一个房间,墙上挂满了十多年来的作品。《凤凰戏牡丹》、《连年有余》、《李白系列》、《欧阳修系列》、《蝶恋花》……十几平米的小房间承载了谭路的梦想与精神世界。

“制作易拉罐画,不仅可以享受手工乐趣,还可以将废旧品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真正的低碳环保。”目前,谭路已经收集了足够多的易拉罐,他笑着说,这些材料完全可以够他再做个二三十年,“我的作品主要以传统的书法、人物、花鸟为主,不过,接下来有时间的话还会创作一些有我们绵阳少数民族特色的作品。”

虽然有时候妻子会帮忙打一下下手,但贴画几乎全部是谭路一个人在制作。“今年我41岁,还可以制作几十年,但我也希望能有更多人来学习、制作这门工艺,将它发扬光大。”

谭路

李白《月下独酌》

《《满园春色满园春色》》

《凤凰戏牡丹》

新闻推荐

新一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公布:清华浙大复旦名列前三

2月9日,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创业人才项目入选人员名单正式公布,清华大学(含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49人入选,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在清华大学入选的49人中,年龄最小的出生于1989...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