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更名影响大学生求职 教育局真的“只能这样”?
据澎湃新闻报道,毕业四年的四川大学学生王芬(化名),在今年6月参加邯郸市市直学校教师公开招聘时被淘汰,原因是其专业不符合报考岗位的要求。而实际上,符合要求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是王芬毕业证上“对外汉语”专业的新名称。据悉,与王芬有相同遭遇的求职者不在少数。
专业更名的缘起,要从2012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说起。在新版目录里,原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3个专业统一更新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根据规定,自2013年起,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按新目录执行,在校生的培养和就业工作仍按原专业执行。所以,王芬2013年6月本科毕业时,毕业证上的专业仍是“对外汉语”。
出于为过渡期毕业生求职的考虑,河北省人社厅出台了《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分类参考目录(试行)》,将新旧两版专业名称都印在了目录上。
也就是说,新旧版专业虽名称不同,但可视为相同的专业,毕业生在求职时应被同等看待。
邯郸市教育局作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此不可能不知情。相反,现实是,其对王芬等人的经历知之甚详:一方面,这些求职者在应聘被拒后就曾向邯郸市教育局反映过此情况;另一方面,邯郸市教育局也知道王芬等人被淘汰,是因为招人单位将《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分类参考目录(试行)》中,汉语国际教育和对外汉语的等同关系解读为非此即彼关系,只承认前者而不承认后者,且只认毕业证上的专业名称而不认高校开具的证明。可见是做过一番调查的。
可即便如此,邯郸市教育局仍然未见行动,只是称“这次的话只能这样了,下次我们再征求学校意见,给学校建议。”遗憾之余,颇显无力。可事实果真如此吗?未必。
本科专业设置,教育部出台的新版专业目录具有最高权威性。在文件下达后,邯郸市教育局理应考虑到按老版专业名称毕业的学生之再就业问题,与人社部门等关系到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合作,出台具体措施让用人单位知晓专业变更的事实,避免求职者因此被淘汰。更何况,此次王芬等人应聘的学校,本身就是教育部门的直管单位,教育局出面解释清楚,招聘单位会置之不理?
再者,即便前期工作不到位,在求职者反映后,教育部门应及时介入,出具证明、澄清误会,让有专业能力的求职者获得匹配的职位,仍可有效止损。
可邯郸市教育局呢,既不未雨绸缪,也不在事后及时弥补。这种“我什么都知道,但无能为力”的语气,实则是不作为和对求职者不负责任的托辞。
要破解这种死板的招聘困局,用人单位与人社部门是一个方面,但教育部门也应承担起应负的责任。教育部在回应澎湃新闻时表示将加大对新版专业目录的宣传力度,河北省人社局也表示正在加紧调整和完善《河北参考目录》,并建议用人单位招聘时尽量按专业大类设置,让更多符合条件的考生都能参与。这些固然没错,可好政策还需要好执行,如若邯郸市教育局这般,只怕效果要大打折扣。
毕竟,求职者等不起。
新闻推荐
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夯基础蓄动能
尹力强调,天府新区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都市、眉山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围绕建设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的定位,按照已经明确的领导...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