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埃塞俄比亚致命的美丽

成都商报 2017-12-10 02:10 大字

面对正在喷发的火山,第一反应是不是跑?比如最近喷发的印尼巴厘岛火山,随之而来的就是游客撤离的消息。然而,在广袤非洲大地东北角的埃塞俄比亚,却有一座喷涌的火山可以让人“亲密”接触,它就是尔塔阿雷火山。

借着埃塞俄比亚与成都直航的开通,成都商报记者日前亲历了这片神奇的非洲土地,从最近处感受从1906年开始喷涌至今的尔塔阿雷;见识了从没有来过四川的非洲朋友开的“四川餐厅”……

惊心动魄:

距我10米喷涌的火山

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达纳基尔沙漠位于东非大裂谷的巨大断层带上,地下潜藏的压力,不断将地壳撕裂,让火山岩浆和有害气体从薄弱地带破壳而出。整个非洲1/4的火山都坐落于此,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尔塔阿雷火山。从1906年起,它的熔岩就一直持续翻涌。 成都往返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直航开通后,让身处西南的我们涉足雄奇非洲大陆方便多了。从首都转机到第二大城市默克莱再出发,驱车数小时抵达的宿营地,简陋到只有几张藤床。这里没有酒店,也别想卫生间和Wi-Fi,即便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为火山慕名而来,也得在荒野和衣而眠。这一地区至今保持着原生态,一方面让我们很容易体验到非洲风情,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旅行的难度。

火山行程必须“跟团”,必须有拿着AK47自动步枪的护卫随团。夜晚是观看火山的最好时机,尔塔阿雷的坡度很缓,虽然攀登并不困难,但也需要3小时。一路都是凝固的黑色火山石,没有任何标志物体,周围又黑,需要打着手电紧随向导的步伐,千万小心落脚处的锋利石块。整个行程,导游西塞都在不断强调,所有人必须听从指挥,尤其是到了火山口,最大的危险是地形的改变。因为岩浆活动,“湖”的边缘总在变动,有的时节低一点,有的时节又会满出来,每一步都有可能暗藏危险。

尽管一路有诸多令人生畏的元素,但近距离观看火山熔岩喷发,真是无与伦比的体验。立于直径约50米的火山口上,看脚下不到10米的地方翻滚着橙红色的浓浆,不间断地搅动着熔岩湖湖面的吞噬和喷涌。大风呼啦啦地猛吹,和湖底轰隆隆的鸣响谱出惊心动魄的和弦,灼热的气浪带着黑乎乎的浓烟和刺鼻的硫磺气味扑面而来——只有亲临其境,将火山的凶猛尽收眼底,才能体会当地人叫它“地狱之门”有多恰当。

地貌复杂:

美丽又要命的地方

除了火山、沙漠,达纳基尔地区还有盐矿和硫磺湖。恍如外星球一般的荒芜地貌,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再难找到一处与之相似。但这里并不死寂,对骁勇善战的阿法尔人来说,仍有一条生存之路: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降雨和来自红海的地下水,经过火山运动的加热蒸发后,留下了2000平方公里的含盐盆地。

据说从古希腊时代起,这里的居民便赶着骆驼,年复一年地走进这片令人生畏的大火炉。这是“世界最热的地方”,最高温度高达摄氏60度,40多度是家常便饭,高温卷着沙尘,闷热得令人窒息,采盐人至今仍在没有任何遮蔽物的盐场劳作。在近乎极限的恶劣环境里,阿法尔人用木棍从盐脊下手,合力撬起整块盐板,再分头将盐板削切成1公斤左右的规整盐块。他们称之为“阿摩勒”,这曾是埃塞俄比亚使用了1000多年的官方货币,直到19世纪才被淘汰。

一块阿摩勒价值1美元(约合6.6元人民币)。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头骆驼被驮盐人赶到达洛尔盐矿,每头骆驼驮上20-25块阿摩勒,在几百年来踏出的小道上重复跋涉,不停往返于城市与盐场之间。

只有向导才识路,指引我们从达洛尔盐矿驰往达洛尔火山。

达洛尔火山也不普通,它是陆地最低火山,最高处也低于海平面45米。由于地处三大板块交界,1926年的一次大喷发后,从地心涌上的岩浆混合地下水引发了大爆炸,留下了令人诧异的景观:奇艺缤纷的塔状耸起,环绕着喷出的气体和色彩斑斓的硫磺湖,乳白、明黄、橙红、深褐,仿佛融化了的阿尔卑斯奶糖。踩在干涸的硫磺晶体上,像踏着脆饼干,每次小心翼翼的落脚,都伴着咔滋咔滋的欢乐音响。

曾有当地向导不小心踏进连专业仪器都测不出酸度的高浓度池水里,烧伤了右脚。还真是个美丽又要命的地方呢。

长跑国度:

这里的比赛像节日

除了目之所及的风景,体验和感受,也都是旅行的收获。埃塞俄比亚让世界惊叹的,不只是它的熔岩湖和富饶地理资源,还有名垂马拉松史的一个个长跑奇迹:光脚拿下奥运会马拉松金牌的阿比比·比基拉、27次创造世界纪录的海利·格布雷西拉西耶……

今年是“大埃跑”举办的第17个年头,它已经发展成为埃塞俄比亚甚至整个非洲最大的路跑赛事,这次到埃塞俄比亚,我也有幸体验了一把。

这是一场堪比节日的10km长跑嘉年华,今年有近44000人加入这场狂欢,其中不乏欧美和亚洲面孔。不少黑人姑娘提前改良了比赛服,有的把T恤变成性感的一字肩,有的在下摆剪出轻盈的流苏,还有的编织了繁复的花纹,统统搭配超短裤,露出纤腰和长腿;而小伙子们则靠戴鬼怪面具、披蝴蝶翅膀、踩高跷等来抢镜。赛道上全是人,老人、孕妇、小孩也统统在列,根本就没法跑起来。沿途商铺还用喇叭大放流行金曲,更是惹得人们停下脚步,载歌载舞。

“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是全世界最好的长跑选手聚集的地方,我们很想把这种长跑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活动的首席赞助商、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负责人说。“我们随时都欢迎更多中国跑者来参赛,”活动的创办者、“长跑皇帝”格布雷西拉西耶说,“它一定会为你这一生留下难忘的回忆。”

四川餐厅:

厨师从未来过四川

埃塞俄比亚是阿拉比卡种咖啡的原产国。即使在人迹罕至的达纳基尔地区,只要有村落,就有喝咖啡的地方。

所谓的“咖啡店”,只比露天多一个遮阳的顶棚。穿花裙子的女老板按人头抓一把咖啡豆扔进小锅,接着将一小撮木屑撒进炭火,空气中即刻弥散出一股类似柏树枝燃烧后的木香。接着,她会把小锅直接放到炭火上烘焙,每隔几十秒颠一颠锅。

据说这叫“咖啡仪式”。女老板从炭火炉前起身,将冒着白烟和热气的小锅凑到每个人的鼻子前,闻。所有人依次闻遍后,她就端着小锅进了厨房。等她再出来,就是一杯杯墨色浓稠的咖啡递到你手里:过度烘焙,没了果香;不加奶,只有糖,苦得不得了;不过滤,杯底尽是咖啡豆沫。

为了提神,这样的咖啡每天还是要喝上一杯。

当地的食物也让人难忘。几天的达纳基尔沙漠之旅,吃的都是简易便饭,蛋饼、意大利面和素菜咖喱饭,当地人是不吃这些的,他们吃一种叫做“英吉拉”的传统食物,是当地特有谷物摊成的大而薄的饼,既是主食,也是餐具,看不清来路的各种颜色酱料和牛羊肉堆在上面,用手撕下一块,裹着吃。英吉拉非常酸。

最后还是忍不住进了家挂着中文招牌的“四川餐厅”。吃完后厨师亲自出来招呼,一问才知道,他的餐厅全是黑人,没有一个中国面孔,他从给粤菜师父帮厨开始接触中国文化,渐渐学习了烹饪技法转行做厨师。

他餐厅里的家具、装饰和餐具,全部是他专门到中国采购的,豆瓣酱、花椒和辣椒等配料,也都购于当地的中国超市。介绍完毕,厨师还饶有兴致地拉我去看他登上热门烹饪真人秀的比赛照片。我问他来过四川吗?这位“四川餐厅”的老板说,他只多次去过广州。

不忍心告诉他,菜单上除了麻婆豆腐,剩下的都不是地道川菜,只是笑着说,“欢迎你到四川成都来,看看熊猫,学学正宗川菜。”

成都商报记者 李洁 发自亚的斯亚贝巴

新闻推荐

88个县参与 汇集上千产品第二届四川省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活动今启幕

本报讯探索符合贫困地区实际、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新路子。“第二届四川省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活动”今9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活动为期3天,以“精准对接、川货出川、增收脱...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