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旅川 情深难忘叶圣陶书信里的第二故乡
叶圣陶书信里的第二故乡 青年叶圣陶。
晚年叶圣陶。
叶小沫与叶圣陶。
《我与四川》
经典重温 历史剪影
抗战期间,四川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迎来了众多大文人学者。虽然是时事艰难乱世之秋,像梁实秋、老舍、朱自清、朱光潜等文人学者在四川的时光,依然留下众多馨香往事。近日,时值叶圣陶诞辰123周年之际,《我与四川:叶圣陶的第二故乡》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收录了叶圣陶在抗战期间在川生活八年期间,鲜为人知的书信、日记、诗文,以及叶家回到上海后,叶圣陶又再次入川的心绪记录,让人从中看到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与巴蜀的深深情缘。
成都忆,缘分不寻常
《我与四川:叶圣陶的第二故乡》还在成都方所举办了新书发布会,邀请了叶圣陶的孙女叶小沫、孙子叶永和分享叶家与四川的不解之缘,。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到叶小沫、叶永和。谈到爷爷叶圣陶在四川的岁月,叶小沫、叶永和对细节熟稔于心,口必称“爷爷”,充满敬意。
据叶小沫讲述,爷爷叶圣陶从十七岁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九十几岁,视力实在太差了才停笔,请家人帮他记录,期间没有间断过。在日记前面他写过一篇二百多字的小序。其中提到:“我写日记,是为了记录自己每天做的事情的不足,记录别人给我指出的不足,让我的错误不会再犯第二次。”叶圣陶活了94岁,经历了清朝末年、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等多个历史阶段。叶小沫说:“爷爷写的那些日记,就是一部他生活的那些年代的史记。除了战乱时散失了的那些年的日记,最近我们整理的就有七百多万字,不久将会出版。”
1937年秋,叶圣陶携一家人从苏州西迁,于1938年初到达重庆,后又转入乐山,前后长达八年之久。山岳阻隔,与心之所系的上海亲友渐行渐远,只能靠书信相呴相濡。日军的飞机在中国的天空狂轰滥炸,连叶家在乐山的居所也遭波及,每封书信的分量可想而知。1942年,叶家转入成都。《我与四川:叶圣陶的第二故乡》收集的就是叶圣陶当时在四川居住生活时写下的书信、日记、散文、诗词。这些作品,或倾吐对彼时辛苦艰难的忧愤之情,或揭露、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或反映当时教育的真实情况和袒露自己的见解,或歌颂民族气节、表达战胜侵略者的决心,或记述文化、出版界人士的生活与活动,无不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思想和生活。叶圣陶的文字,以风格朴素自然、语言凝炼精致著称,其日记也是清新可读。其中包括“渝沪通信”、“成都近县视学日记”、“蓉桂往返日记”、“蓉渝往返日记”、“出川日记”、“旅川日记”等。
在成都期间,叶圣陶受留美博士汤茂如盛情邀请,任四川省立华阳中学(列五中学前身)语文教学兼文科部主任。在《我与四川:叶圣陶的第二故乡》中,收录有叶圣陶写的教学日志,“有一三年级学生将昨日余之讲词记下,嘱余修改。其稿二千言以上,就油灯下改之。”在每一段时期的日记前,叶圣陶还写了小序给与概括。比如在“蓉桂往返日记(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三日)”的小序中,他写道,“这段日记一共八十九天,记的四十年前——一九四二年我从成都去桂林的一次旅行。抗日战争期间,桂林因为政治情况特殊,成为文化人集中的地方,过去在上海差不多朝夕相见的许多老朋友都在那儿.......我当初也到了汉口,一九三八年年初带了一家老小入川,在重庆安顿了十个月,后来接受武汉大学的聘请,又把家搬到了乐山。从此我落了单,跟老朋友们疏远了……所以这一次到桂林,是经过好几年的颠沛流离,尝够了‘人生不相见\’的况味之后跟许多老朋友的重逢,心情之畅快真是难以言说。现在事隔四十年,老朋友大多成了古人,而当时‘惊呼热中肠\’的情景宛然在眼前,更使我怀念他们不己……”
1945年,叶家离开成都到重庆,再回到上海。“蜀道如此之难,重来恐怕无望了。”不过后来,叶圣陶曾经4次回川,还写了《旅川日记》,感慨万千:“成都忆,缘分不寻常,四载侨居弥可念,几番重访并难忘。”
叶小沫、叶永和偕家人重访四川,走访成都、乐山,追寻祖辈和父辈的足迹。“我们的爸爸叶至善和妈妈夏满子在乐山办的婚礼。作为爷爷的长子,最得力的助手,爸爸在重庆还生过一场大病,家人连夜给他找中医,抓药熬夜,最终他还是熬过来了。在川八年,一家人经历了很多重要的事情,留下难以磨灭的生命印记。”
终其一生守护和谐美满的家庭
高中毕业,叶圣陶自知家庭清贫,父亲年迈,放弃继续求学,开始当教师挣钱养家。二十多岁父亲过世,他就一个人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从此一直把母亲带在身边。抗战期间,老母亲已经七十多岁,全家经历千辛万苦来到四川,八年艰苦岁月,等到抗战胜利,他急于东归,买不着飞机票火车票,就冒着翻船和被盗的危险,带着一家三代七口人,乘木船回上海,那时候他的老母亲已经八十岁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叶圣陶被调到北京工作,他又把母亲从上海接到北京。叶小沫说:
“我在年幼的时候,看到爷爷每天下班回来,必先到母亲屋里请安,然后才去用餐,晚饭前也一定会再去看看母亲,和她拉拉家常。老太太裹过脚,脚趾甲扣到了肉里,剪趾甲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我不只一次看到爷爷戴着老花镜,坐在小板凳上给老太太剪指甲,历历在目。”
1916年,叶圣陶和胡墨林喜结良缘。婚姻虽然是旧式的,朋友提亲,父母做主,结婚前两个人没有见过面,也没有通过信,可是结婚后情感深厚。叶圣陶常说是“中了头彩的婚姻”。胡墨林在北京女子师范读过书,结婚以后也做教师。两人曾一起教书,一起编《十三经索引》,一起编辑《中学生》和《开明少年》等。
叶小沫说,“爷爷和奶奶都说自己是‘半个\’人,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我\’。他们都从对方的身上看到了真诚、美好和善良,相互携手并肩,带着整个家颠沛流离,走过了乱世、战时和和平时期。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但是家里永远都充满了融融泄泄的气氛,让一家人感到温馨和美满。好友宋云彬先生说:叶圣陶把家庭的美满归于胡墨林的‘爱\’,他似乎一刻也离不开胡墨林,日记中常说‘墨不在家便觉异样\’。”
每年的3月2日,叶圣陶都会在他的日记里写着:墨逝世多少年了,没有间断过一年。就在叶圣陶逝世前一年的3月2日,他在日记里说:昨夜未睡好,思绪万千。今天是墨去世纪念日。时光快矣,我独自又走了卅年。
“从青年时代开始,叶圣陶就把家庭的重担担在了自己肩上,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需要担当的责任,终其一生都在守护着这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他是家庭的中坚,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让我们觉得家的可爱和温馨,让我们跟着他学习做事做人。能成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真是一种幸福。”叶小沫说。
《开明国语课本》流露天真气氛
对叶圣陶这位现代文学上响当当、上了语文教科书的名字,很多读者都不陌生。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作为作家的叶圣陶,代表作品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倪焕之》,随笔集《西川集》等。1949年8月,主持草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时,首次使用“语文”作为学科名称。
2010年前后,社会上有很多人开始怀念起了民国老课本。七八十年前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开明国语课本》的网络卖家将价格炒到定价的十倍,但仍然不乏求购者。一时间《开明国语课本》成为了出版热点。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开明出版社等出版单位,相继出版了不同版本的《开明国语课本》。《开明国语课本》的编者正是叶圣陶,为之配图的是著名画家丰子恺。关于《开明国语课本》的编写,叶圣陶在回忆文章中曾提到:“在一九三二年,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编写了一部《开明国语课本》,初小八册,高小四册,一共十二册,四百来篇课文。”这套教材教孩子识字,教孩子说话,教孩子阅读,教孩子写作。出版后很受欢迎,当时有评论说:“材料活泼隽趣,字里行间,流露天真气氛,颇合儿童脾胃。”这套教材从1932年6月开始由开明书店陆续出版,解放前共印40余版次,影响了几代人。
生于1894年的叶圣陶,1932年编写《开明国语课本》的时候是38岁,正当一生中最有创造力的时候。此前,他的人生经历已很丰富,当过小学、中学语文教员,发表过不少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包括著名童话集《稻草人》)。这些经验和知识,无疑使叶圣陶成了编写中小学国文教材的最佳人选。在《我与四川:叶圣陶的第二故乡》中,有不少书信中可以看出叶圣陶对教育的独特见解。叶小沫认为,我们看到的《开明国语课本》,之所以感觉他有别于其他的教材,感到读起来亲切可爱,跟担任主编的“爷爷”叶圣陶的两个理念有关,“一个是他热爱孩子,了解孩子,懂得孩子,课本里写的都是关于孩子的事;第二是他觉得,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必须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爷爷按照这两条宗旨来编课本,一出版就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玉霞)昨(11)日,由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办、宜宾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的2017年四川省篆刻艺术研讨会在宜宾市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60余名篆刻艺术家齐聚一堂,交流篆刻艺术心得,共话篆刻艺术发展。篆...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