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自贸之路 边“听”边“看” ——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积极探索发展路径

泸州日报 2017-11-02 12:04 大字

■本报记者 肖婷

日前,“一带一路”倡议下内陆国际贸易发展论坛在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举行。在这场论坛上,专家学者唇枪舌剑,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

“对标国际高标准建设”“通过飞地经济模式,主动吃亏让利”“抓住机遇加快制度创新”……条条精彩言论,既为川南临港片区提供了发展新思路与新方向,也为泸州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新征程探索路径。

请进来“听” 谋破题良策

通过举办论坛讲座,“听”取专家学者建议,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这是川南临港片区的一对“耳朵”。

这样的思想交流在川南临港片区并非首次。今年4月,川南临港片区正式挂牌运营的第13天,一场名为“加大内陆开放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研讨会”率先举行。这次研讨会是为推动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而来,其背后所探讨的更深层次问题却是如何打破企业有技术、有产品却缺乏资本的尴尬困境,结合川南临港片区实际与业内人士建议,找到真正的解除困境之法。

在探索之中,自贸区暂定了破题方向:搭建政府参与的供应链金融平台,由政府投入一定资金,让供应链金融平台在一定时间内具有公共财政的撬动能力。同时,动员企业参与使用这个平台,解决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开门纳良策,集智谋发展。川南临港片区不仅“听”专家学者、业内人士之语,还广开言路,“听”社会之言。

为高效推进川南临港片区的制度创新,今年6月,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集改革创新焦点问题及建议,对采用的意见予以现金奖励。其中所提出改革创新焦点问题及建议形成的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推广的,给予2万元/条的奖励。

走出去“看” 学先进经验

川南临港片区还有一双“眼睛”,用于“看”其他地方好的经验做法。

随着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川南临港片区也在不断走出四川,到全国各地,学习第一二批自贸试验区的先进经验。截至目前,已经推广复制一二三批自贸区经验148项,形成自主创新成果60项。

在每次去往外地学习的过程中,川南临港片区没有“空手而归”:就近,与成都片区青白江铁路港、双流空港口岸合作,加快共建川滇黔多式联运物流中心;沿江,深化与武汉、南京等口岸合作,实行内陆航运出口“一票制”,并推进长江流域通关通检一体化,实现“属地申报、泸州验放、上海出口”;沿海,与广东前海、福建平潭等6个自贸片区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多方合作,以此提升泸州开放合作水平。

自贸触角还在不断延伸,全国首创“政务服务异地直通直办”,目前川南临港片区已与天津滨海新区,河南开封,湖北襄阳,贵州遵义,广州市南沙区,四川乐山、眉山、凉山、内江、攀枝花、雅安、资阳、自贡签署合作协议,并与各地确定合作内容。

同时,川南临港片区还推进“一窗受理、一表申报、一章办结”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建设,通过“互联网+”模式,在异地开设了行政审批申报端口,实现异地网上直接审核、异地颁发电子证照、异地打印纸质证照,并力争将异地办理时间将至最短。

未来之路道阻且长,让自贸区“耳聪目明”起来,才能更快走上发展捷径,真正让川南临港片区走上内陆自由贸易港新高地。

新闻推荐

重庆插画师推出精品画集 带读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龙生九子,最能吃的那个叫“饕餮”。重庆插画师“伟大的扫把”(微博名,以下简称“扫把”)利用自己手中的画笔,通过拟人化将这只性情凶残、贪婪的贪吃龙打造为自己的一个绘画作品,在微博上备受关注。近日...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