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半年创新经验成果60项 其中,11项全国首创,3项全国领先

泸州日报 2017-10-18 13:02 大字

本报讯(记者 肖婷) 昨(17)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举行半年成果发布会。在半年的运行中,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形成创新经验成果60项,其中11项全国首创、3项全国领先。

自4月1日挂牌以来,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实施“市区一体、三区合一”运行管理体制,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准确把握“依托长江、承东启西、协同开放、面向全球”的发展定位,着力建成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西部航运枢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沿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内陆自由贸易港。截至目前,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已复制推广其他自贸区改革经验148项,形成创新经验成果60项,在全市范围内推广10项;新增注册企业2589家、注册资本180.9亿元;1至8月,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居全省第一位,总额在全省排位由第9位上升到第2位。

据悉,经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对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半年运行及营商环境进行评估,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半年形成的60项改革创新举措中,全国首创11项,全国领先3项,省内首创11项,省内领先25项,诸多制度创新具有突破性意义,整体营商环境情况良好。

半年来,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在制度创新、区域合作等方面工作开展中,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成西部航运枢纽、打造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沿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已实现行政审批提高80%、通关通检时间降低、港口服务能力提升,并加强与沿江沿海沿边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泸州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成功签约79个项目、金额498亿元。主动服务泸州市传统企业,加速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泸州市打造“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

下一步,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将加大政策争取力度,积极对接国家税务总局、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等,全力争取启运港退税、国家开放口岸和综合保税区政策,加快推动长江航道升级。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围绕投资、贸易、金融、监管四大领域,重点探索构建符合内陆临港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制度体系。持续推进协同开放,深化与沿海沿边沿江地区合作,推进服务功能向周边延伸,提升协同开放水平。加快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推进智能终端、港口贸易、航运物流、融资租赁等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两中心、两基地”。

《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改革报》等中央媒体,《四川日报》等省级媒体,《泸州日报》、《川江都市报》、泸州电视台等市级媒体,以及周边市州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对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半年成果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新闻发布会前,与会媒体还前往四川友信达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华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参观采访。

新闻推荐

党的十九大四川省代表团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推选王东明为团长 尹力邓小刚为副团长 王铭晖为秘书长

四川日报北京10月17日电(川报集团特派记者张宏平林凌)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四川省代表团,10月17日上午在驻地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会议。会议传达了党的十八届七...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