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文风纡绕惜字宫

德阳晚报 2017-10-11 17:06 大字

资料图片

绵竹城区有个惜字宫。惜字宫西邻马尾河,南靠三棵树街。有人说,绵竹早在唐代就有惜字宫,后毁于兵燹,当地人所说的这个惜字宫是清代光绪十二年修建的。七八十岁的老人回忆说,惜字宫在民国时期曾为一所学校,后为东北乡公所。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惜字宫逐渐破败,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只剩下断壁残垣。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块地盘又成为本县民办中学校址。惜字宫旁边还有个放生池,直到六十年代末,放生池还有一湾碧水。由于惜字宫已毁,放生池被填,原字库巷口到放生池那一条路也随着城市建设而改变,附近农田已经全部筑起高楼成了住宅区,所以,惜字宫具体位置已无法准确讲清楚。但大体方位还是能分辩出来的,按目前绵竹城市地图标注判断,原惜字宫就在现在教育印刷厂区域内。

惜字宫是供奉传说中的汉字发明者仓颉的庙宇。在四川很多地方,文风塔与惜字宫合二为一。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中国人把重视和珍爱文字就当作是重视和珍爱文化。绵竹自古文事繁盛,当然也不例外,“焚化字纸,别有字库”已成为绵竹人的习惯,世代遵循。在古代,如有人将写有文字的纸片或书页随意丢弃在地上,被旁人看见后,定会遭到指责。出于敬惜字纸的风俗,古人就专门建起了惜字宫。据说,绵竹的惜字宫与四川其它市县的惜字宫比,还算规模较大。庙里有数间殿堂,正殿有高大的仓颉塑像,院中央还设有一种形状类似亭塔的铁炉,用来焚烧字纸,这种亭塔形状的铁炉,也称为“惜字亭”,绵竹的老百姓也称为“字库”,还有人干脆直接把这亭塔形状的铁炉称为“惜字宫”,把焚烧字纸说成“让字纸进宫”,由此可见人们对文字的尊崇和膜拜。

据嘉庆《四川通志·祠庙》载:“惜字宫,古禹庙也,前殿祀仓颉,中殿礼禹王。”在老百姓眼里,仓颉发明文字与大禹治水是同等之功。古时,崇儒风气浓厚,无论达官贵人、名贤寒士还是黎民百姓,都不敢亵渎文字。即便朝代更迭,人物交替,民众尊崇文字的现象都从未改变。随着历史的演进,惜字宫逐渐成为供奉传说中的汉字发明者仓颉的庙宇。仓颉为黄帝时代的史官,是文字的创造者,被尊称为“制字先师”。世人对仓颉的贡献心存感念,于是衍生出爱惜文字、敬重字纸、不随意丢弃有文字的字纸等风俗习惯。古德曰:“敬字如敬圣,惜字如惜金,惜字能得福,终身惜字者,其福无量”。

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说:文字是“古圣贤心迹”。在古代,不管是有文化的人还是文盲大老粗都会把文字奉若神明,认为字纸不可秽用,废弃的字纸,应于焚化。敬惜字纸的风气,由来已久,表明了我们中华民族儒家思想的坚固基础。古人惜字如金,凡有墨宝的任何纸张均不得妄自糟蹋,皆焚化以示敬意。古时绵竹,有专人在街头巷尾,阶前墙下捡拾字纸,他们不挣俸禄,却兢兢业业地将拾来的字纸积存起来,待攒积到一定数量后,再择良辰吉日放入“惜字宫”内焚烧,这叫“过化存神”。尔后,毕恭毕敬收起烧尽的灰烬再洒入马尾河中,随流水而下,这个过程称之为“敬惜字纸”。

绵竹原惜字宫街和字库巷,皆因惜字宫所处的位置而得名。惜字宫,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绵竹历史文化的久远与厚重,也折射出古邑活跃而又淳朴的文风。

新闻推荐

第十四届中博会开幕 四川新兴产业博眼球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魏雯静鲍安华文/图)昨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广东省政府和南非小企业发展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在广州市开幕。工...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