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国际关系学院:聚拢优势资源的年轻势力 走国际化做小而精

华西都市报 2017-09-29 03:19 大字

“完全是一堂原汁原味的国际政治课!”9月21日国际政治概论课结束后,四川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刘佳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年9月,刘佳和其他2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们一起,成为川大国际关系学院的首批新生。

在21日当晚的课上,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外籍教师弗拉迪米尔·多普连科博士出现在讲台,全程用英文与大家互动。对于刘佳来说,这是自己第一次体验专业课全英语教学模式,是学习机会更是挑战。“课后外教还给我们布置了阅读作业,足有二十几页。虽然量大,但是这对于我的英语和专业课来说都是提升。”刘佳表示,本身所学专业就是与国际挂钩,如果想要不局限于中文资料,扩大知识面阅读了解更多国外信息,英语能力很关键。

而这也只是这个年轻学院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脸谱化”的一面。国际化,小而精,在由四川大学国际政治系、南亚研究所、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等强强组建而成的新学院,是川大又一优化学科布局而建设的新兴高水平交叉学科平台。

国际化的体验

2016年9月28日,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经教育部批准,国际政治专业于2017年秋季正式招生。尽管从成立时间来看,该学院很“年轻”,但从学术研究上看已是老资格。

前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罗中枢教授介绍,南亚研究、宗教和藏学研究、边疆安全研究等早已是川大传统优势学科资源,南亚研究所、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等优势学科和研究平台已具规模,只是分散关联在各个不同学院,未集聚发展。

“按照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响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以及‘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学校学科资源优势、智力人才优势,培养相关专业高层次专门人才、开展国际问题研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的的重要基地也就应运而生。”

而基于之前的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也将继续得到拓展和加深。罗中枢教授透露,除了全职聘请曾任职国外名校的外籍教师,院方也和牛津、剑桥等达成合作,邀请其在校老师网上办讲座,远程为院内学生上课。“当然一些之前就已开展的项目将继续发挥作用,让学生们能够走出去。比如与波兰华沙大学达成的交换项目,定期双方各派一定数量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互换学习,开研讨会进行交流。另外,也会设置‘2+2’\‘3+1’等项目,让升入高年级的学生有更多出去学习的机会。”

小而精的课堂

将资源优势聚拢促进学科发展很重要,但建立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更是关键。

学科建设方面,学院成功申报国际政治本科专业,其硕士、博士和留学生招生专业包括“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别与区域研究”“边疆学”等。罗中枢教授介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将以政治学理论和国际政治为大平台,到高年级阶段分别转入政治学、南亚、欧美俄、边疆安全等方向。

除了基本的专业课,学院也为学生设置了大量的选修课或讲座,由国内外若干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以及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实务部门专家和研究人才为大家开讲。

“这也是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我们建立的特色和脸谱课程。”罗中枢教授也表示,学院里的老师大多来自之前各研究平台的研究员,也引进了海外博士和特聘副研究员各一名。这样的设置可以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而且在培养人才、拓展学科点的同时也能促进研究中心的发展,使教学和科研得以互动。

另外,罗中枢教授也强调,学院的培养方式讲究小而精。“我们第一届本科生招收了26名学生,相比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来说并不多。但是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是粗放式进行教学,而是做到精耕,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更多重视,让其学习都更充分。”

新闻推荐

四川移动发力“数字家庭”率先抢占川人客厅

2016年,中国移动正式发布“连接万物,连接未来”的“大连接”战略。今年8月,四川移动携手深圳奥比中光、深圳九州传媒发布了全新的数字家庭产品“和家玩”、“和家看”;9月-10月,四川移动又在全省...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