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刀尖舞者的“冠军梦”

甘孜日报 2017-08-07 01:22 大字

与战友们分享获得荣誉后的喜悦。特战队员们欢迎张明明载誉归来。

人物名片: 张明明 武警四川省总队第二支队特勤中队班长,中士警衔,排爆专业,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连续4年被支队评为“优秀士官”,2017年8月,被武警部队表彰为第四届“十大标兵士官”。

心声

为梦而拼方为王者

■张明明

远地方、苦地方,建功立业好地方!我很庆幸自己从军来到雪域高原,并成为一名光荣的特战队员。相信每一个为梦想而坚持不懈追求的人,总会得到命运的眷顾。拼搏吧,为了梦想!

■王冰冰 于传涛 文/图

“所有人撤出警戒区,我留下!”声音从对讲机中传来,5分钟后,一名身着厚厚排爆服的中士小心翼翼地靠近爆炸物,缓缓趴在地上,紧张有序地拆卸爆炸装置。面对复杂又陌生的爆炸装置,战友们无不为他捏了一把冷汗,只见他熟练地运用刀剪钳镊,爆炸物上的螺丝被一颗颗拧下,豆大的汗珠从额头落下,排爆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他却没有丝毫察觉……2016年11月,武警部队在北京某训练基地开展首届“巅峰”特勤分队尖子比武,来自康巴高原一线部队的张明明凭着过硬的本领,在392名特战精英中脱颖而出,夺得了解救人质排爆第四名的好成绩。

身着厚重的防爆服,手持钳刀,小心翼翼地截断导线,然后成功拆除爆炸物……这是电影里的桥段,在24岁的张明明看来,却是家常便饭,每次成功的背后是他无数次汗水的付出,训练中每一次披挂上阵,他都当做一次实战检验。“川西高原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大约在冬季。”张明明说,训练时天气再冷都不能多穿衣服,因为厚重的防爆服穿在身上很紧窄,行动极不方便,而且一穿就是半天,训练结束往往手脚冻得僵硬,头上却热气腾腾。针对高原恶劣的气候环境,他每天都背上40公斤的排爆装具,坚持走2公里,每晚坚持食指、中指吊杠铃上百次,抓四五斤的哑铃半小时,机械手夹鸡蛋、镊子穿针引线、木板托钢球……

在反恐战斗中,排爆队员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时刻行走在生死边缘,大家都知道:现实中的排爆,并不像警匪片那样,关键时刻仅靠运气是不够的。在2015年7月武警部队组织的“卫士-15·雪域”演习中,张明明在任务一线仅用10分钟便转移了汽车上的4个疑似爆炸物,并成功拆除一个爆炸装置,受到了演习导调组的赞扬。

“我很欣赏电影《拆弹专家》中拆弹警察在成功排除炸弹后说的‘我很感激上天,让我用生命保护生命\’这句话。”张明明说:“即使遇到真正的炸弹,尽管知道凶多吉少,哪怕成功拆除的机会只有0.1%,但我还是会冲上前去,因为我是排爆手,比普通人更专业,我不上谁上!”

“排爆中,胜败分秒间,生死一瞬间,在解救人质排爆比武中,49个参赛队只有13个成功,我与第一名仅相差几十秒!”当谈到参加武警部队“巅峰”比武取得的成绩时,张明明遗憾地说:“战场无亚军,取得第四名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我的目标是拿冠军!”

入伍到川西高原六年来,张明明从一名排爆队员成长为一名主排爆手、排爆班班长,先后参与了多次反恐处突任务和比武竞赛活动,每次任务他从未失手。“他经常翻看制爆排爆专业的书,那么枯燥的书,也只有他能看得下去。”谈起张明明,特勤中队指导员苟若斌说,张明明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对排爆这行并没有多少天赋,经过系统的培训后仍一知半解,现在他这身“本事”完全是靠自己刻苦钻研出来的。针对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张明明不断探索创新排爆训法战法,收集了10余万字的资料,写出了3万多字的心得体会,总结摸索出了10余种排爆手训练方法。

新闻推荐

立秋了,凉风还会远吗?

明日为立秋节气。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指作物快要成熟之意,立秋是秋天的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逐渐下降。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