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里的“喀漂”
位于新疆西南部的喀什古城,至少有4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大规模的生土建筑群。古城里不仅有在此世代生息的当地居民,还有客居于此的“喀漂”们,他们给古城添了新画面、带来新活力。
在古城的一家文创小店里,店主国国与爱人给维吾尔族印花模戳刷上黑亮的油墨,再重重地将纹饰拓印在米白的帆布上。2006年,“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出生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国国曾在上海从事软装设计工作,他的爱人来自陕西。2018年,酷爱绘画的国国来到“一直很向往”的喀什写生,自此开启了他的“喀漂”生涯。
喀什享有“西域丝路活体记忆”的盛誉。在这个凝固着两千年东西方文明的文化民俗“博物馆”里,国国充分吸收着喀什多元文化的滋养,古城风貌和居民生活在他手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出来。他既可以在桑皮纸上写意地以水墨画出古城特色建筑高台民居,也能用水彩描摹出弹热瓦普、敲打手鼓的民间乐师,还可以拿粘土捏出憨态可掬的维吾尔族大叔……
国国对喀什的观察和记录不止于此。2019年,他与众多绘画爱好者发起“速写喀什”民间组织。成员们围绕喀什城区及周边乡镇,用速写的方式将城市的历史遗存和当代变迁汇于笔端。目前,组织的参与者将近300人,其中100多人常驻喀什。
后来的“喀漂”并未见识过古城的旧时光景:约8平方公里,20多万人挤挨在老城建筑群里,抵御地震火灾能力差,旅游观光也几乎无从谈起。
如今,一张张素描勾勒出古城的新貌。2010年,当地政府投资超70亿元启动喀什古城改造项目,5年内改建4.9万户居民危旧房屋,在不改变建筑风格和传统生活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仅使古城居民生活更加安全舒适,也提供了发展现代旅游的条件。
在古城里经营着一家旅拍工作室的王汗青出生在喀什,却仍把自己称为“喀漂”。他发现,在外地工作生活多年后,他对家乡感到熟悉又陌生。于是在2017年,他回到这座生养他的城市,重新寻找儿时的记忆。
他在自己的店铺里糊上两面土墙,安上两扇斑驳的木门,摆上长几、地毯和陶罐等当地民居中常见的陈设,尽量还原出土砖结构房屋院门前的布局。这个场景总能吸引游客驻足拍照。
为了复原农牧民服饰,他翻阅大量资料,寻找民族服装的传统款式和纹样,又遍访古董店淘来古布,聘请裁缝制作。目前,十余套民族服饰已经完工。“每套衣服做完前都要失败十几次。”他说。这些衣服都被他视若珍宝,不在平时拍摄中被使用。
他的计划里有着更宏伟的设想。他正在建设着一个近700平方米的拍摄基地,期望还原古城改造前高台民居的旧貌。
更多的“喀漂”们则在装点着古城的“现代印象”。
北京人李建辉去年在古城里开了一家有10间客房的民宿。他认为,古城原生态景观保存较为完整,依然能够体现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特点。“古城居民原始的生活状态,保留了当地的烟火气,让我感受到他们的热心质朴。这是我选择留在古城的原因。”他说道。
余晓和王云旺是生活在古城里的一对情侣,分别来自湖北和湖南。余晓给旅客们穿戴上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再用相机拍摄下他们在古城里的身姿,而王云旺则是将金银亲手锻造成精巧的饰品。余晓说:“我们看中的是古城旅游业巨大的发展空间。”
截至2021年11月30日,喀什古城景区接待游客将近226万人次,同比增长183%,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86%。不少当地居民将自家房屋改建成民宿、餐厅,或是开起了手工艺品店,大大增加了家庭收入。
接续各族共居共乐的历史,“喀漂”和他们经营的生意,让今天的古城更加多彩,也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盈。
(据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推荐
“中猕2号”结果状“中猕2号”猕猴桃,2014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年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授...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