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远离致命的浪漫 结核病
2022年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生命至上全民行动 共享健康 终结结核”。
春季天气多变,气温有时猛升急降,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病原菌易趁机而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控制结核病流行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携手终结结核病的流行,守护健康呼吸。
关于结核病我们还需要了解哪些?又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免?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之际,陕西省防痨协会联合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医学博士来聊一聊关于结核病的防与治。
“浪漫病”的前世今生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最早可以追溯至7万年前,曾经被称为“白色瘟疫”。历史上至少有2亿人因为结核失去了生命。但在18-19世纪的欧洲,结核病被称为“浪漫病”,因患病者均体形消瘦、皮肤苍白、面色潮红,这就是大量文学作品在这一时期非常追捧的“玫瑰香腮”,美人失血的嘴唇与嘴角的血迹,以及因疾病折磨而流露出的忧郁气质,这种苍白艳丽的美,曾风靡欧洲一时。
然而掀开浪漫主义的面纱后,我们更多看到的却是潮红的脸颊,神经质的气质,弱不经风的体格和漫长的治疗过程。
终于,在1882年,人类文明终于迎来了划时代的发现: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发现了导致结核病的元凶——结核分枝杆菌。为纪念这一重大发现,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而今年正是罗伯特·科赫先生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的140周年。
结核病=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所致,几乎可以累及各个器官,表现多种多样,人称”万能模仿者”。
结核病中最高发的是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
所以结核病≠肺结核。除肺结核外,肺外结核也非常多见,人体除头发、牙齿和指甲外的任何组织和器官都可能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侵犯。以综合医院为例,医院并未设有专门收治结核病患者的病房和专病门诊,但是每天却有很多需要确诊或排除结核病的患者,由于肺外结核病取得病原学诊断困难,需要结合临床、检验、影像、病理等综合诊断。
结核分枝杆菌为啥这么难消灭?
结核分枝杆菌在与人类共同进化的过程中,为适应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聪明”。
其传染性强、十分“狡猾”(懂得长期潜伏、伺机而动),同时有耐药性(可对多种一线抗结核治疗药物耐药)、致病复杂性(复治患者耐药率约18%)、难获得病原(我国肺结核患者中病原学确诊率约55%,综合医院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病原学确诊占比不到1/3)等等加持,形成了独特的致病特征。
“结核”=一定会传染?
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正在患病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病原学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可产生大量含结核菌的飞沫微粒,通过空气、灰尘传播,进入健康的人体内。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治愈的肺结核患者不具有传染性。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大部分人可依靠自身免疫力将结核菌清除,或是和结核菌达到“暂时性和解”,即潜伏性结核感染(人体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刺激后出现的持续性免疫反应,但未显现出活动性结核病临床证据的一种状态)。据估计,全球25%的人口存在潜伏性结核感染,他们一生中有5%-10%的风险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大多数(约70%左右)发生在潜伏性结核感染后最初的两年内。
结核病,哪些人容易中招?
感染者是否发病不仅与感染结核菌的数量、毒性因素有关,还与人体免疫力有关。如婴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肾脏病患者、HIV感染者、器官移植者、长期应用激素抑制剂者、生活饮食不规律及精神压力大的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远大于免疫健全的人。在我国开展的结核病课题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风湿病患者活动性结核患病率几乎是普通人群患病率的两倍。
怀疑自己得了结核病,怎么办?
如果近期有新出现的活动性结核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盗汗、体重下降等,有些人没有任何症状,只通过健康查体发现胸片惊现“阴影”,就开始胡乱猜测,是肿瘤?结核?
肺部阴影不一定是肺癌,主要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包括结核、其他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而非感染性疾病则包括肺癌、肺受累等等。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感染科或呼吸科就诊。首先进行胸部CT检查、验血、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痰液检查等。即使确诊也不必太过担心,结核病一般预后良好,部分结核病患者可通过自身抵抗力自愈,肺部影像表现为钙化灶,绝大多数患者只要遵医嘱,经过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就可以痊愈。但切忌隐瞒病情或盲目就医而导致延误治疗、传染他人。
预防结核,我们可以做什么?
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我们可以在饮食与运动方面来增强自身免疫力,规律作息,保持乐观心态,尽量避免与肺结核患者接触,若探视需戴好N95口罩,注意室内通风,多吃蔬果、多晒太阳、戒烟戒酒,一旦出现疑似结核症状(发热、咳嗽、咳痰、盗汗、体重下降等)及时就医。
(杨峥蓉)
新闻推荐
本报延安讯(刘潇崔永平记者崔亚樵)近日,共青团陕西省委下发《共青团陕西省委关于表彰2020—2021年度“陕西省优秀共青团...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