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秦腔 冯华2022年03月03日A07版文章字数:2343朗读:
天地梨园,秦韵悠悠,秦腔是苦蔓蔓上结出的金蛋蛋。秦中漫游,唱响秦腔,秦腔是黄土地吼出的喜怒哀乐。
周代以来,关中被称为“秦”,陕西地方戏由此得名。秦腔又称乱弹,是在古时陕、甘、宁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追古溯源,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秦腔剧目数以万计,是中国戏剧的鼻祖。秦腔表现了浓郁的秦地民俗风情,是一部中国社会历史缩影的教科书。
八百里秦川苍茫,催生多少文明;九曲黄河荡气回肠,孕育无数风流。承载千年风情神韵,秦腔自然渗透黄土高原质朴悲壮的苍凉和黄河狂放澎湃的雄壮。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秦腔从某种意义上说如同兵马俑,成为陕西的象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秦腔是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一种文化的魂魄,一个时代的回响,更是一群黄土高原生命鲜活的姿态。秦地民风古朴,秦人干活出大力,吃饭用老碗,唱起戏来自然也用大嗓门。秦腔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因此,秦腔“唱戏吼起来”被誉为关中十大怪之一。
秦人爱看秦腔,爱听秦腔,更爱唱秦腔,不论男女老幼都能吼上几句秦腔。看秦腔时,台上一人唱,台下万人和,摇头晃脑,如醉如痴,好不自在。正所谓“听了秦腔,酒肉不香。”从秦汉一路走来的陕西人,他们迷恋秦腔,并不全因为它土生土长古音古意,而是秦腔石破天惊地撕扯吼叫最能表达他们灵魂的渴望震颤。欣赏秦腔就是欣赏秦腔真挚动人的情感和豪放痛快的气势。品味秦人苦了累了哭了笑了古朴真挚的灵魂。
秦腔是秦人的体面。秦腔是农民大苦中的大乐。三秦大地,唱响秦腔,慷慨激昂,苍劲悲壮;黄土地上,唱响秦腔,撕心裂肺、心潮激荡。秦腔唱响的不仅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苦涩和贫瘠,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百年沧桑,秦地人从容不迫。秦之声,感天动地,热泪盈眶,唱响多少命运的不堪和奋争!
弥漫在秦砖汉瓦之间浓郁的秦声秦韵陶冶着秦人,在古老的城墙根下,在村里的古寺庙里,在农民的庭院中自乐班无需舞台,不需灯光,演员即观众,观众即演员。伴着铿锵锣鼓几件简单的乐器便可演绎人间悲欢。天作幕布地为台,无拘无束,唱戏的投入,听戏的也投入,唱着的有关中汉子,方面阔口,状极威武,提袍抖袖,大吼大唱。一条嗓音破空飞去,撞在人群中,踅回来,声音震耳。有俏丽女子,清亮婉转,哎哎呀呀,一字一板,如银铃声声,又似泉水叮咚。使人听着惬意舒服,余音绕梁。秦腔既有西北黄土高原“天苍苍,野茫茫”的浑厚深沉,豪放激越的风情和刚劲之气;又有“凄凄惨惨戚戚”的缠绵悱恻,细腻柔和,悠扬婉转;更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亮丽悦耳、欢快活泼的情韵。看秦腔不图新鲜,只图过把瘾,于大喊大叫中酣畅淋漓地唱响心声,唱响黄土地上的苦乐歌!
几百年来,秦腔没有沉沦消亡,是因为秦腔是属于农民的,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于黄土堆下,红白喜事,家家都会唱响秦腔,出生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秦腔已经成为人生盛大典礼的象征。农民没有诗意的童话,没有高雅的艺术,有的是吃不完的粮食,唱不完的秦腔。似乎农民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丑才显现真性,恶的夸张其丑,美的凸显其善,善的陶冶人性,丑的也化作了美的升华。
弦子一拉,锣鼓一打,男女老少就会立刻闻声而动聚拢过来,或当演员,或当听众,吼的人,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听的人,吸声静气,如醉如痴。欣赏秦腔主要看唱腔、表演、化妆、配乐,对观众而言,演员唱功字正腔圆,表演生龙活虎,化妆服饰精致漂亮,配乐感情充沛,这样的秦腔就一定能博得阵阵喝彩。
秦腔唱腔最基本的形式是欢音和苦音,欢音表现欢快、喜悦情绪;苦音抒发悲愤、凄凉情感。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滚板及花腔,其中拖腔尤富特色。还有“彩腔”,以假嗓唱出,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十三门。各门角色都有独特的风格和拿手戏。其表演生活气息浓厚,程式严谨,技巧丰富。身段和特技有趟马、拉架子、吐火、吹火、担子功、翎子功、水袖功、扇子功、鞭扫灯花、顶花、咬牙、耍火棍、跌扑、髯口、跷功、獠牙、帽翅功等。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夸张。
秦腔的脸谱也别有讲究,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颜色以三原色为主,间色为辅,平涂为主。在显示人物性格上,表现为红忠、黑直、粉奸等神奇的特点。格调主要表现为线条粗犷、图案壮丽、着色鲜明、对比强烈、性格突出。
秦腔的唱词是齐言体,整出戏词如同一首七言无韵诗。秦腔的乐器主奏为板胡,被称之为秦腔的“胆”,发声尖细而清脆,最能体现秦腔旋律的变化。
秦腔唱响声声美,日子开花节节高。秦腔之于陕西如百年陈酿历久弥香,像吃饭离不开盐不可或缺。如同油泼辣子、西凤酒、羊肉泡一样适宜陕西口味,味浓刺激,过瘾解馋。如今秦腔的脸谱被画在了省城的斑马线上。自乐班随处可见,田间地头,农家场院,公园里,河道边,大街小巷,电视网络、手机彩铃,到处唱响秦腔的旋律。
广袤的八百里秦川文化,神韵精彩,熠熠生辉。秦腔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陕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腔如同秦兵马俑陈列一样壮美豪放,像黄河、秦岭一样博大雄浑,气势磅礴,承载着大西北黄土地的千年风情神韵,蕴藏着中华艺术的瑰宝,传递着民族文化的精神魂魄,万古不变。
传统艺术是一条潺潺的河,不断吐故纳新才能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一条长长的路,需要一代代人用脚步丈量。敬仰、追慕、创新、延续祖先文化,秦腔才能随着历史回响而来,与时代同步唱响,让秦腔的戏曲经典,诠释历史文明,并以通俗艺术陶冶时代精神,永远唱响于三秦大地!
(作者系印台区教研室干部)
新闻推荐
近日,陕西省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陕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2021年,面对疫情、汛情的严峻考验叠加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全省非公...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