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深入开展基层科普工作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陕西科技报 2021-12-24 09:55 大字

编者按 2021年12月3日“,一带一路”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论坛在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论坛围绕“提升科学素质,共创美好家园”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刘建妮、省科协党组副书记丁德科作了报告(另稿)。泰国、俄罗斯等国的多位学者也发来研讨论文,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公众科学素质发展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与会者聚焦“深入开展基层科普工作,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或作了书面报告,或积极讨论发言,现将书面报告和讨论发言要点摘录,以飨读者。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刘晨光:

随着我国科普事业的不断推进,公众科学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这不仅是科学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体现,更是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不断追求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有力印证。我国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方面的各项计划,充分体现了国家制度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围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运转的制度安排,这是我国推动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机制、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副秘书长袁晓军:

很多人认为科普知识主要是指自然科学知识,涵盖理科和工科两大学科。实际上,社会科学也是科学的重要范畴。简单将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替代“科普”这一概念,是一种不恰当的认知,如何客观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全面认识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要求公众树立“大科学”的理念。

因此,科普内容要从自然科学扩展到社会科学,通过对“大科学”知识的公众普及,提升公众的综合科学素质。

开展公众科学素质提升活动,不仅要改变人们在知识上的欠缺,更要弥补人们在精神发展上的短板。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要将公众科学素质提升过程中的科学知识普及与精神文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社会科学普及方面要重点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普及,不断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造条件。在科普工作过程中,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同时促进公众科学素质与精神面貌双提升提供助力。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席建成:

很多人认为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重点是提升公众的科学知识水平,增强社会大众对科学发展的了解和理解。

实际上,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水平的意义不仅在于消除人在文化知识方面的鸿沟,而且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思想的传播,从根本上改变公众对世界的认识,从而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采取科学有效措施精准科普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杨卓尔:

随着科学技术井喷式发展,我们不仅需要应用科学技术,更需要运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处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不同人群而言,提升科学素质的路径不同,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追求也不同。

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不同阶段人群的精神生活需求。我国的科普工作面临着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带来的科普资源不均衡、科普能力有差距、科普对象多样化等多重考验。

面对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的科普需求,可以采用适当形式,依托于有效的平台或载体,运用新知识与新技术,促进公众科学素质与精神发展的有机结合。例如,2021年10月,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在西北工业大学举办了第一届科普创新大赛。大赛吸引了西北工业大学10多个学院上百名学生积极参与,不同学科基础的学生组队参与,形成多学科知识交叉碰撞的科普创意,提出针对不同年龄层科普对象的科普方案。

大赛不仅在全校范围内普及了航空、航天、航海、自控、导航等科学知识,更进一步宣传了西北工业大学扎根西部、服务国防、坚守使命,改革创新的“三航精神”,有效激励了当代青年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此次科普创新大赛将培育三航精神与知识普及相结合,为知识普及和精神培育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张万里:

随着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专业化与复杂化水平不断提升,科普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也随着技术进步体现出科学性、时代性、综合性与社会性的特点。

针对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科普对象,科普事业需要落实工作重点、创新表达方式、符合国家需求。

首先,要帮助学龄期群体树立崇尚科学的价值观。这部分人群处在知识储备的阶段,绝大多数知识是被动接受,缺乏对知识的长远认知,需要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群体给予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正确观点,尤其要将科学技术的应用与自身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兴旺相结合,从小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其次,要引导青年期群体合理应用科学技术。这部分人群处在知识的运用阶段,对新技术的要求提高,对物质财富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要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通讯技术的优势,传播正确的科学素养观,防止为了获取物质财富而非法滥用科学技术的行为,实现精神生活的升华。

同时,要帮助老年期群体发挥精神生活的传导作用。子女、社会和政府应正确引导老年人使用数字化设备,通过互联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老年人与社会的交流,将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经验传递到网络中关联的各个群体,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理事刘咏芳:

乡村振兴战略要全方位发展,不仅仅包括政治、经济建设,更要将乡村文化、乡村科技等农民科学素质考虑在内。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当前,我国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在于农村,推动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激发新时代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五大科学素质提升计划重点人群中,农民是其中之一。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实现共同富裕,是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创新驱动离不开科学普及,如果说科技创新是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通天塔,那么科学普及就是这座通天塔的塔基。加强科学普及,就是夯实创新这座通天塔的塔基。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刘婕:

依靠科普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要培养适应农村产业多元化、产业化、集约化的高素质农民,增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由体力型劳动者向技能型或技艺型劳动者转变,发展多元化生计模式。

加强农村科普与科技服务 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科普活动,普及绿色环保、卫生健康、防灾减灾等科学理念和科技知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健全科普服务条件与体系 推动农村科普设施与文体、教育设施融合建设,加强农村科技场馆建设,培育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科技服务超市等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载体平台。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席建成:

据《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结果》显示,2020年,陕西省城镇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1.06%,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6.91%。通过电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分别为87.3%和78.2%。因而可以认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是影响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这一现象也常常称之为“数字鸿沟”。提升农民信息素养,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一是需要进一步强化价值引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方法。如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咨询服务。二是深入分析农村科普活动传播场景,创新科普形式,将信息素养提升纳入乡村振兴行动之中,在政策上予以适度倾斜。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支撑,驱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如试点信息帮扶计划,通过开展“一校一乡”、“一院一村”等活动,助力农民信息素养的提升,以“全域科普、精准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运用数字技术手段促进老龄化群体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刘晨光:

当今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与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时间相吻合,数字经济成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助力。数字经济虽然会阶段性带来低技能劳动群体失业、老龄化群体“数字鸿沟”等问题,但数字经济发展应着眼未来,在面对挑战的同时,科普工作应放大数字经济的积极作用,消除或降低负面效应,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稳健前行。通过周边人群的带动和政府的定向扶持,提升老龄化人群学习和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度,将其与家人、社会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消除“数字鸿沟”,提高精神文化水平。各行各业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企业的生产率和劳动人民的收入,提高全体人民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生活需求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同时,要注重创新和普及数字化技术,发挥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和自主决策功能,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张丽: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社会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发展阶段。提高老年人口科学素质,对于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处理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普及工作有助于帮助老年人培养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老年人科普工作质量,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老年人被误导购买保健品、被诈骗,被一些伪科学的谣言、“标题党”牵着走的事件层出不穷。在信息时代,老年人在处理实际问题方面,需具备基本的信息载体使用能力、信息辨别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

因此,必须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科普工作质量。智能化服务应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让智能工具真正智能化,减少对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的障碍;也要通过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信息素养,通过家庭、社区课堂、老年大学等多种渠道,培养老年人的知识技能,解决老年人在智能工具使用中遇到的困难,让老年人真正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理事刘咏芳:

针对老年人的科学普及工作应充分适应老年人的记忆力、理解力、关注点、生活习惯等有别于其他人群的独特性。针对老年人的科普重点应该是健康科普,向老年人普及合理用药、膳食营养、体育锻炼等知识。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是面向老年人科普工作的重点领域。老年科普应重技能轻知识,老年科普工作的目的是增强老年人在信息化时代的生活能力、沟通能力及信息辨别能力,技能强于知识。可充分运用老年人群内部资源满足老年科普服务供给,由于老年人口数量庞大、有时间、有耐心,可以在老年人群内部培养科普志愿者,志愿者在本人所在的社区、老年大学、养老机构就近进行对口帮扶型的科普工作。

新闻推荐

陕西工会: 串起产业工人培育成才全链条

全国劳动模范、中铁一局电务公司高级技师窦铁成参加工作时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的电力初级工,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积极参加各...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