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耀渭北 学风渐秦东 蒲城清代考院
中国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殿试策
泥塑还原荣归故里场景
蜡像还原武试现场
伦秀堂(武生考试的地方)
本报记者 夏莲 实习记者 倪伟 文/图
蒲城,是一块有灵气的宝地。
唐时,李隆基至睿宗桥陵拜谒,回头一望,见山川大地不凡,感叹此地“龙盘凤翥”,一股祖龙傲踞、神凤飞天的气象,于是发愿千秋之后要葬在这里。
唐玄宗看中的宝地,唐时称奉先县,属京兆府,五代后定名为蒲城。
蒲城人才辈出,仅清一代有陕西籍进士1089位,蒲城就有60多人,数量位列全省第三。似乎是为了佐证文脉炽盛,坊间还有“壬子科场奇案”的传说。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蒲城考生竟同时中举13人,引起朝廷怀疑,派人至蒲城暗查。暗查的人不得头绪,再访县城,见双塔夜影之下,家家户户点灯读书,始信本地文脉传承,学风端正。
传说是否为真,不用深究,从中管窥一豹,可以了解到蒲城人民对本地文化氛围的自豪。如果说蒲城弥漫着一股读书的氤氲之气,那么这股气“浓度”最高的地方,无疑就是蒲城清代考院。
蒲城考院,始建于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距今已经有130年的历史,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童生考试场所。考院坐北朝南,四进的院子,后一进总比前一进高,象征节节高升,主体建筑有门厅、考舍、伦秀堂、浴
室院、官厅等七十余间,布局合理,兼顾了院试的仪式性和功能性,彰显了古人对文与质的思考。
走进考院第一进,抬头即看到“天开文运”四个大字,意为上天慷慨,赐予读书人出仕的机会。匾额倾斜,仿佛泰山压顶,让考生不敢轻视,心生敬畏。
一进与二进的界限是高出地面的门槛,称为“龙门”,考生跨越之后,寓意“跃龙门”,由鲤鱼化为飞龙,在古代是高中进士的意思。
二进院落是考院建筑群最重要的部分,由24间考舍组成的“文考区”,这个院落也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当年的童生们来到这里考试,铺开试卷,笔走龙蛇,过去夜晚苦读燃尽的灯油,此刻化成笔尖喷出的翰墨,真才实学者,洋洋洒洒数千言,沽名钓誉者,搜刮枯肠几个字,学问如明月,满还是缺,谁都骗不了。
越过二进的甬道,面对一座圆门,圆门顶上南有腾蛟起凤,北有紫电青霜,这两句出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形容文科考生的文章如蛟龙出海、凤凰起舞。紫电青霜形容武科考生身手矫健、武艺娴熟。
穿过圆门,意味着由文入武,踏进考院第三进“武考区”伦秀堂,武生考试分内外场,外场要比试马射、步射、硬弓、刀石,内场比策论和兵法。伦秀堂是内场考试的场所,武生在这里默写武经七书的部分内容,毕竟武生不是武夫,还要懂行军布阵、兵法韬略。
伦秀堂之后,是考院最后一进院子,被称为“官厅”,由东西10间房构成,考试时是监考官下榻休息的宿舍,平时也作为路过官员的行馆。官厅结构典雅,符合文人雅士的视觉审美,布置朴素,深合清官廉吏的精神需求。
整个考院按照关中传统民居院落设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的清代科举遗址博物馆。身处其中,耳边依稀听到历史的回声,伸手抚墙,还能摸到渭南文化的心跳。
新闻推荐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坚持站在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角度持续优化市场主...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