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走近2020年度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陕西科技报 2021-12-03 09:48 大字

编者按 11月25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会议表彰了获得202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的科技工作者,三位科学家荣获2020年度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光机所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我国瞬态光学与光电子专家侯洵;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行者和奠基者郑南宁;西北大学教授、生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范代娣。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三位获奖者,了解他们的科研故事,感受他们的科学精神。

侯洵:科研工作要瞄准国家需求

“科技工作者要瞄准国家需求,把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国家的科技需求结合起来,不断作出贡献。”近日,在西安光机所,2020年度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洵说。

侯洵在我国瞬态光学与超快光子学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奠基性和开拓性工作,在我国高速摄影核心器件和重大装备研制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他的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推进了我国超快光学和微光夜视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启了超快科学技术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基础科学领域的应用,为我国超快科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卓越贡献。

今年85岁的侯洵,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瞬态光学与超快光子学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先后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克尔盒高速相机、电视—变像管高速相机及光纤—变像管毫微秒扫描相机、激光核聚变及多种超快过程研究用的可见光皮秒扫描相机、X射线皮秒扫描相机、四通道纳秒变像管分幅相机、红外皮秒变像管扫描相机、皮秒变像管分幅相机、重返大气层表面烧蚀情况用的变像管高温测量仪等一系列高端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均为国内首创。它们的成功研制,使中国超快现象研究的时间分辨率从微秒提高到皮秒,多数超快现象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发展我国瞬态光学技术和促进超快现象研究,侯洵倡议并牵头在西安光机所组建了瞬态光学与光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如今,该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开展超快光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基地,面向国家需求,取得多项重要突破。

说起自己的科研成就,侯洵认为有3大“秘笈”:党的教育和培养、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感召、团队的力量。

今年“七一”前夕,侯洵收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他备感荣耀,分外珍惜。他说,“党的培养和教育,给了我一个施展自己能力的平台!还有一点,能取得这些成绩,都是团队成员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团队的合作,这些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

他勉励青年科技工作者:“任何时候,都要‘千方百计’搞科研,勇于探索、甘于奉献,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懈奋斗!”

(张 梅)

郑南宁:让人工智能走近你我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整个科研团队的肯定。我们将继续攻坚克难,让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国声音愈发响亮!”2020年度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说。

郑南宁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先行者和奠基者。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带领团队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中视觉芯片与系统的“卡脖子”问题,推动了我国计算机视觉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被国际学术同行评价为“引领了国际上第二次视觉注意研究的高潮”。

面对“计算与人工智能”无所不在的世界,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人才至关重要。

“在我们研究所成立至今的35年历程中,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的发展曾经历过寒冬,但我们始终坚持人工智能特别是计算机视觉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并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没有放弃当初建所时的学术目标和追求,培养了一批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领军人才!”郑南宁介绍。

早在1986年,西安交通大学就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立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一个专职科研机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开始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生的培养。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设立了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探索培养人工智能方向本科生。2018年11月,人工智能学院成立。2019年3月,该学院获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建设资格。

“我们今天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把什么样的世界留给后人。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显然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而是一种应对挑战和面向未来的思考能力。”郑南宁认为,“为应对计算的普及和人工智能崛起所带来的全球机遇和挑战,中国高校需要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进行重要的结构性变革,将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力量带到高校的所有学科研究领域,并融合其他学科的见解和观点,共同塑造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未来。”

(张 梅)

范代娣:用科技造福社会

2020年度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西北大学范代娣教授从事类人胶原蛋白系列生物材料研究,突破了人源型胶原类材料生产的瓶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类人胶原蛋白的量产,为快速、安全修复受损皮肤、骨骼等提供了有效的基础原料和产品。

多年来,围绕国民经济和健康的重大需求,范代娣带领团队致力于化工制药领域功能生物大分子类人胶原蛋白的发酵合成及其医用敷料的先进制造、高活性药用分子等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从合成生物学到生物制造,是从科学研究到产业化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突破从菌种构建、小试、中试、工艺工程条件优化、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等一系列难题,才能实现技术到产业化的转化。很幸运,我们成为类人胶原蛋白产品领域第一个‘尝螃蟹’的人,并且取得了成功!”范代娣自豪地说。

“科学研究是不断探索的过程,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失败,哪来的成功?有了困难,要勇于迎难而上,通过查询大量资料和分析尝试才能突破困境,才有可能最终渡过难关。”范代娣表示。

十年如一日的顽强攻关,她带领团队创立了类人胶原蛋白系列生物材料分子库及10多种高活性人参皂苷化合物生物制造工艺,开展了从基础研究的分子设计、功效发现、功效强化、生物安全性实验、产品开发,到产业化生产的全链条研究,为社会带来了巨大贡献。

2013年,“类人胶原蛋白”相关研究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6年,“类人胶原蛋白”相关产品荣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2017年,范代娣荣获我国首届“创新争先奖”……

范代娣和她的团队仍然一刻不停歇地走在创新的道路上。“在我看来,研究成果必须走出实验室,才能被社会认可和接受,才能实现科技工作者用科技造福社会的梦想。”她说。

“虽然我们已取得了阶段性的科研成果,并且在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我认为还远远不够。我国有14亿人口,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口,健康与美丽是所有人共同的生活需求,我们还得加倍努力才行。”范代娣说。

(张超文)

高质量成果不断涌现

陕西科技奖是陕西省科技方面的最高层次奖项,代表着陕西省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改革开放40多年来,陕西省先后有900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7000多项科研成果荣获陕西科技奖。这些成果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发明、技术开发、技术推广以及社会公益等领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引领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科技奖励具有极高的荣誉性和权威性。近年来,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陕西省在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奖励改革相关精神的基础上,对标国家科技奖,不断完善陕西省科技奖励制度。通过不断的改革调整,陕西科技奖的总量逐步减少,质量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来,陕西科技奖获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获奖总数占国家科技奖总数的比例稳定保持在十分之一左右,彰显了陕西省科技奖励工作的成绩,也展示了陕西省科技实力。

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统计,2011年至2019年,陕西省科研单位主持的通用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共计107项,有57项国家科技奖的项目负责人在2009年至2019年间针对同一研究内容获省科技奖72项,即超过半数的省科技奖“中标”国家科技奖。其中,61项为省科技奖一等奖项目,“中标”国家奖的比例达85%,充分彰显了陕西省科技奖的“含金量”,体现了陕西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的陕西担当。

国家科技奖获奖数量是反映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创新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同时也揭示了一个地区在科创领域的“特长”。分析显示,获国家科技奖的72项省科技奖,不仅覆盖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涉及装备制造、农业以及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的升级。其中,信息技术、新材料以及公共安全领域的获奖项目占比最多,约占所有获奖项目的6成。

随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和科技奖励制度以及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实施,陕西省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大批优秀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成为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

(张 梅)

新闻推荐

做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暨第八届(2021)“感动陕西教育人物”全媒体推介展示系列活动启动

教育需要喝彩,教育需要掌声;教育需要榜样的力量,教育需要榜样的激励。12月3日,由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西安分院...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