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强冷空气到货,多地一夜速冻 今年真的会迎来冷冬吗

南国早报 2021-11-09 08:12 大字

受寒潮影响,近日我国大部地区出现明显降温,多地一夜速冻。中国气象局11月4日发布的今冬气候预测显示,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降水总体呈北多南少分布。很多人都说今年作为“双拉尼娜年”,可能会迎来一个“冷冬”。真的是这样吗?这个“冷冬”到底会有多冷?我们又需要做好哪些防范?国家气候中心的专业人士为我们作出了专业解答。

1

气温偏冷不等于冷冬

专业判断标准与实际体验不同

此前,国家气候中心已表示,今年冬季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预测显示,今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中东部气温总体呈偏冷特征。其中辽宁、内蒙古中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河南北部、山东、新疆北部等地将偏低1℃至2℃。

但我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偏冷跟冷冬概念是不一样的。偏冷是指较平均而言,但冷冬有严格判定标准。判定冷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分为单站、区域和全国三个等级。判定冷冬的标准与气温偏低的程度和范围均有关系。

“冷冬更多是对冬季气候状况的综合评估和判断,今年我们预计气温偏低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能不能达到冷冬还要根据标准来看。”贾小龙说。

此外,“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之一,中高纬度积雪、北极海冰变化等都会增加冬季气候的不确定性。分析1951年以来出现的15次“拉尼娜事件”,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最近一次偏高发生在2020年。

其实,专业判定标准有时和公众的实际体验并不相同。只是相比起平均气温,气温异常波动的极端事件更容易受到大众关注。

2

或发生阶段性极端强降温

南方大范围持续性低温可能性较小

专家表示,今冬季节内波动性比较大,不排除会出现比较强的寒潮事件,且对北方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气候系统更加不稳定,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更高、强度更强。

预测显示,2021年12月,除东北、内蒙古东部等地气温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2022年1至2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转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但发生阶段性极端强降温事件可能性大。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新疆北部等地还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

11月4日开始,寒潮从西北到东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降温幅度普遍在8℃-10℃,部分地区降温幅度甚至可能超过16℃。和“断崖式”降温相伴的,还有大风和雨雪天气。

同时,预测显示西南地区东部、江南西部等地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专家分析,从今年南方的水汽条件来看,发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可能性较小。但要注意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电网、交通等的不利影响。

3

降水总体北多南少

南方要防旱并加强森林防火

降水方面,预测显示东北地区北部、华北大部、黄淮北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北部、新疆北部等地较常年同期偏多。

今年北方多地降水较常年偏多,和南方部分地区旱情形成鲜明对比,根据预测,今冬降水仍将维持北多南少格局。专家表示,这主要是受到比较活跃的冷空气活动和偏强偏北的水汽输送共同影响。

“从更长尺度来考虑,‘拉尼娜’的持久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此外,全球变暖也导致北方地区降水有增加趋势。”贾小龙说。

专家提醒,今冬我国冷空气偏多、偏强,特别是北方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南方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这对农业、交通、基础设施等造成较大影响。南方降水偏少地区要防范干旱,西南地区冬季气温偏高、降雨偏少,要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同时,冬季季节内气候波动较大,公众要及时关注临近天气变化,添衣保暖。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陕西绿”到“陕西美”

森林、湿地和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康养胜地、保护生物、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制氧醉人、...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