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为啥“北方雨多、南方温高” 专家称拉尼娜事件影响气候,“双拉尼娜年”已成定局
今年秋季,很多地区的人们都觉得天气有些不寻常。北方多地“雨一直下”,山西、陕西等地遭遇严重秋汛;而在南方多地,高温持续较长时间,进入10月仍频频出现30℃以上的炎热天气。今年入秋以来(9月1日至今)的主要气候特点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气候?怎样有效应对气候变化?10月26日,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研究员宋连春给出了解答。
特征出现一定程度的“北涝南旱”
“今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我国天气气候也较为复杂,气候异常特征显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重大气象灾害频现。”宋连春说,全球变暖导致气候更加不稳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且强度增大。
宋连春表示:“今年入秋以来我国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北方地区累计雨量大、雨日多;南方地区气温高、高温日数多,‘秋老虎’现象明显,江南南部和华南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
9月以来(9月1日至10月25日),全国平均降水量达131.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6.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仅次于1983年的132.2毫米。空间分布极其不均,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4倍,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华北地区降水量偏多2.1倍,西北地区偏多1.2倍,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其中,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甘肃、陕西、山东和山西8省(市)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江南大部及湖北中部、广东北部、四川西部、云南等地,降水量偏少2成至8成。
入秋以来,北方地区平均降水日数为19.1天,比常年同期偏多5.0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多(1964年最多,达23.1天;1975年第二多,达19.4天)。
9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为15.0℃,较常年同期偏高1.0℃,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仅低于1998年的15.2℃和2019年的15.1℃。南方地区平均气温(22.7℃)较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南方地区平均高温日数为6.9天,比常年同期偏多5.7天,为1961年来历史同期最多。南方地区温高雨少,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
“根据入秋以来我国气候特征,可以说是总体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北涝南旱’现象。”宋连春说。
应对北方地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今秋“北涝南旱”的气候特点,对北方地区的防汛减灾提出严峻挑战,未来各地各部门应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宋连春表示:“总体上说,我国北方相对于南方而言,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应对能力、基础设施要弱一些。北方地区需要多措并举,注意进一步提升对强降水的防灾减灾能力。”
“为更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要强化基础性工作,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气候系统综合观测站网体系,加强气候系统大数据能力建设,提高对气候变化规律和机理的认识,推进地球系统模式发展。”宋连春说,要提高各个区域应对气候变化与极端事件的能力,建立中国区域气候变化预测预警业务,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强化气候变化科技支撑与服务。
分析今秋气候状况是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分析认为,今秋我国总体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北涝南旱”气候状况,是多个气候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的拉尼娜事件,可能对我国气候产生了影响。
“9月以来,热带大气已表现出对冷水状态的响应特征,赤道中东太平洋对流受抑制,而赤道西太平洋对流活跃。受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发展的影响,秋季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持续偏北,欧亚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大,冷空气沿西北路径频繁南下影响我国。”宋连春表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导致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多。
“与此同时,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地区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气象干旱有所发展。”宋连春说。
2021年是“双拉尼娜年”,今冬或将偏冷
2020年8月至今年3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这次拉尼娜事件结束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于今年7月开始再次向偏冷状态发展,预计10月份进入拉尼娜状态,预计在今冬再度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气温偏低的概率高。鉴于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过拉尼娜事件,因此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
按照国家气候中心制定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监测业务规定》,尼诺3.4指数3个月滑动平均≤-0.5℃,且至少持续5个月,判定为一次拉尼娜事件。
科普
什么是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它与海面水温持续高于常年的厄尔尼诺,被认为是有可能导致全球异常气候的重要原因。
总体说来,拉尼娜的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但它的到来也可能会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通常而言,受拉尼娜影响的冬季,北半球极端冷事件发生频率增加。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有啥区别
“拉尼娜”一个柔美女孩的名字,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圣女”。拉尼娜从诞生开始,就被认为是“圣婴”厄尔尼诺的“妹妹”,它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影响着全球的气候。
赤道中东太平洋完成一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过程或循环一般为2-7年,平均周期为4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通常交替出现,此消彼长。拉尼娜事件一般会紧随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是一种厄尔尼诺年后对地球变暖的矫枉过正,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气候变暖的幅度。
拉尼娜对我国气候有何影响
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看——在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我国南方地区的水汽条件会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差,不利于形成降水。
气象部门通过分析我国1951年以来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发现,有10个拉尼娜年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冬季气温偏高。也就是说,不是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
在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而南方地区的水汽条件较常年同期会明显偏差,不利于形成降水。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气温偏冷不等于冷冬。“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而“冷冬”“暖冬”则有严格标准。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周兵表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除了拉尼娜事件外,还有北极海冰融化、欧亚积雪变化以及其他海域的海温异常等因素影响,关于今冬气温偏冷的预测,值得关注。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全国医师资格考试陕西考区要求: 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纸质证明 考前14天进行健康监测
2021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陕西考区医学综合考试将于11月中旬举行,为确保广大考生顺利参加考试,日前,陕西省卫生健康人才外事中...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