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穿越时空来看你之摔跤 三十年前摔跤 狗剩赢了我一副弹弓 这次同学会我还要和他摔

华商报 2021-09-26 02:32 大字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毛泽东《论体育之精神》

十四运会摔跤比赛正在进行中,这一颇具男人味的运动项目想必勾起许多男同学的童年回忆。

热闹的课间,放学后的田间地头,小伙伴玩的最多的游戏恐怕就是摔跤了。可别小看这个游戏,养成了小小男子汉不服输的气概。

划重点之一

文物上面的摔跤运动

1975年,在湖北江陵县凤凰山一座秦墓中出土的木蓖曾有古代摔跤的画面。图案上三名男子,他们在进行摔跤比赛,气氛紧张热烈。左边立者为裁判。上边悬挂的帷幕,表示在舞台上进行的比赛。按画面的排场看,似在宫廷内举行的。由此可见,秦统一六国后,把摔跤列为宫廷的一种娱乐项目,并在民间也有一定的开展。从秦末到汉景帝的半个世纪中,摔跤活动曾处于低潮。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时,摔跤活动又盛行起来。据《汉书·武帝记》中记载,规模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皆来观”;一次是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戏于上林平乐馆。”河南省密县打虎亭2号东汉墓中的一幅壁画,描写了当时摔跤表演的一个场面。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客省庄汉墓出土的铜牌上也刻有摔跤图,画面上是两位农民打扮的男子在树荫下对摔。这足以说明,汉代摔较活动已较普遍地开展,田间地头也成了摔跤的场所。

山东省临沂地区金雀山汉墓中出土的绢画上有一对健壮的摔跤手,挽袖对视,准备决一雌雄,并有一名裁判员在旁拱手而言,以判胜负。

三国鼎足之后,曹操曾大力提倡摔跤活动,除把摔跤作为训练士兵的手段外,还列入百戏之内。在河南省南阳市出土的大块汉砖上就刻有角抵戏。

划重点之二

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

国际摔跤分为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两者的基本区别在于:古典式摔跤禁止抱握对手腰以下部位、做绊腿动作以及主动用腿使用动作。而自由式摔跤允许抱握对手的腿、做绊腿动作,允许积极地用腿使用动作。双腋下握颈动作禁止在女子摔跤中使用。

中国式摔跤属于有道衣摔跤,比赛中间不许抓住裩儿和拽起袴儿,但可以拽直拳,使脚剪,拳打脚踢都行,技术比较多一些,尤其是小动作速度快而且细腻,不允许反关节擒拿,也没有地面技术,但也容易受到服装材质的限制。

1896年,第1届现代奥运会将古典式摔跤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第2届和第3届奥运会却未设该项,直到第4届奥运会才得以恢复。

1908年,第4届奥运会又将自由式摔跤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除1912年的第5届奥运会以外,其他各届都设有自由式摔跤比赛。

1912年,来自9个国家的18名代表在柏林召开首届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一个世界性的摔跤组织,并确定该组织名称为“国际业余重竞技联合会”。

1921年,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召开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鼓励各运动项目成立自己的国际组织,于是该联合会更名为“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只负责摔跤运动。

1950年,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决定举行摔跤的世界锦标赛。

1954年,国际摔联在东京召开代表大会,决定将该组织的名称改为“国际摔跤联合会”。

1984年,国际摔跤联合会承认了女子摔跤运动,但只设自由式项,竞赛规则基本与男子相同,唯一区别就是穿短袖衫。

1989年,瑞士的马蒂格尼举办了第1届女子摔跤锦标赛。

2004年,女子摔跤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划重点之三

时隔28年

中国式摔跤重返全运会

从第一届到第七届全运会,中国式摔跤都是正式比赛项目。1993年之后,中国式摔跤淡出全运会,全国多支中国式摔跤队因此解散。28年之后,中国式摔跤终于重新出现在全运会上,被列为群众赛事活动比赛项目之一。

中国式摔跤推广委员会秘书长王彦会说,中国式摔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流传时间很长,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规范项目,把国际上的摔跤和国内的摔跤分开,叫“中国式摔跤”。中国式摔跤男女选手按照体重分不同级别,比赛时间是6分钟一局,分上下两场,中间休息3分钟,按照得分情况判定输赢。比赛在边长14米、厚6厘米的正方形垫子上进行,中间有一个直径为9米的圆圈,在这个区域内使用动作得分有效,踏出则得分无效。

中国式摔跤近几年发展得越来越好。“中国式摔跤作为群众体育项目,一直以服务奥运为己任,本次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设立中国式摔跤,无论对项目推广还是服务奥运都大有好处。”王彦会说。据《中国体育报》

赛事播报

男子古典式67公斤级摔跤

安徽队夺冠

9月25日,在陕西延安进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摔跤项目男子古典式67公斤级决赛中,安徽队选手田企业战胜甘肃队选手呼斯乐吐,夺得冠军。综合

新闻推荐

王友民:不穿军装的“拥军老兵”

36年来,他带领企业坚持拥军优属,先后安置退伍军人和随军家属300多人,并为1000多名专业军人推荐适合的工作岗位……他被...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