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斯人已去 风范长存 陕西各界深情缅怀陈忠实

西安晚报 2021-04-30 04:02 大字

陈忠实(资料图片)海内外不同版本的小说《白鹿原》封面“陈忠实逝世五周年照片展”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2016年4月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溘然长逝,留给陕西乃至整个中国文坛无尽的哀恸。五年来,人们用各种方式怀念着他,铭记着他,《白鹿原》在各大图书销售排行榜上依然畅销。五年,似乎他从未走远……时间终如白驹过隙,又是一年的4月29日,研讨会、追思会、图片展,先生音容宛在,他的作品长留人间。

《白鹿原》

现当代百年中国文学的不朽经典

29日上午,由陕西省作家协会、西安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陈忠实与当代现实主义创作暨纪念陈忠实逝世五周年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从北京赶来了,著名文学评论家、陈忠实多年好友白烨也来了,还有齐雅丽、阎安、李星、王春林、高建群、段建军、李国平、李震、杨乐生、朱鸿、冷梦、王海、厚夫、龙云等陕西作家、评论家、学者等近百人参加了会议。忆及陈忠实为人的方正和真诚厚道,忆及他对作品的精益求精,很多老友动情处甚至潸然泪下。

吴义勤评价陈忠实虔诚于文学事业,他始终坚信文学依然神圣,他的《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无法跨越的篇章,是最具经典的史诗杰作。

“他的创作紧跟时代,与时代同行,坚守人民立场,他坚守理想,也在不断突破和创新。”省作协党组书记齐雅丽认为陈忠实一生为人民写作,为民族写史,回望和凝视乡土中国,以传世之心著传世之作的匠人精神对待文学和写作,他真诚而厚道,为人德高身正,生活中谦和可亲,他诠释了“厚德”的内涵。

李星是陈忠实多年的好友,也是《白鹿原》问世前首批读者之一,他评价说:“经过二三十年的岁月风霜的淘洗,《白鹿原》一书的艺术光芒不仅没有失色,反倒成为现当代百年中国文学的不朽经典,陈忠实也因之成为中国文坛一颗闪耀不息的巨星。”

现实主义

陈忠实坚守的宝贵文学遗产

现实主义是陕西作家坚守的传统,正是对现实主义创作的坚守,也铸就了文学陕军作品的底色及成就。白烨评价当代作家中,柳青深得现实主义的文学精髓,而柳青又对陕西作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陈忠实。但陈忠实在现实主义的底色上,揉进了新的叙事形式和语言范式,以兼收并蓄的姿态尽力展示“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和现实内容”。

李国平也和陈忠实相交多年,他认为陈忠实和陕西的路遥、贾平凹这代作家都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他们是具有文化地标意义的作家。怎样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生养自己的乡村,进而怎样认识从近代到当代发生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陈忠实用自己的创作回应时代的命题。

深情缅怀

陈海力怀念“严父”

陈忠实去世时,他的儿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严父”来提及老先生。在昨日研讨会现场,陈海力语音哽咽深情缅怀:“五年时间很漫长,但五年前发生的一切仿佛历历在目。还有那么多人在读着父亲的作品,那就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

陈海力说小时候对父亲的书房总是充满好奇,在愿意读一些课外书的年纪,每每想进父亲书房找一本书看,总是被父亲提醒呵斥“不要乱动我的东西,想找什么我帮你找”。

“家里各种资料非常多,书柜里放不下了,就堆在外面,书房里开始显得零乱,但是再乱,父亲每一次都能用最短的时间找到他想要找的资料。我也慢慢懂得父亲之所以不让动他的书,是因为他放的东西有他自己固有的方式和规律,如今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可以光明正大地走进父亲在石油大学的工作室,或者家里的书房,而不用再担心被呵斥时,却不忍心再去翻动一个个小纸片,走路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碰到了书而改变了它的位置。”陈海力说直到几年前,他才终于有勇气走进父亲的书房,“我明白不能再任由这些东西落满灰尘,我也想整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某一天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让喜欢父亲、了解父亲的人,更好地认识他,能帮助喜欢他作品的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而作为儿子,这也是对怀念父亲最好的方式。”

心灵独白

陈忠实关于生命和艺术的感悟

4月29日上午,《陈忠实:我的心灵独白》以及《陈忠实年谱(增订本)》出版座谈会在西安嘉汇汉唐书城举行。

《陈忠实:我的心灵独白》以陈忠实回忆人生道路、讲述创作生涯两方面为着眼点,精选30篇陈忠实散文作品,让读者领略其关于生命体验、关于艺术的思考和感悟,可以说是其真实的心灵独白。由邢小利、邢之美所著《陈忠实年谱(增订本)》是国内第一部记录陈忠实生平的《陈忠实年谱》的最新增订本,详细编录了陈忠实求学、工作及文学创作历程等内容,几乎囊括了陈忠实所有重要的文学活动及与其相关的陕西省乃至全国的文学大事,对于陈忠实文学作品研究、全面理解认识陈忠实文学创作的背景和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多年研究陈忠实文学作品的邢小利说:“这五年里,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说起、聊起、回忆起陈忠实先生的许多往事,他的《白鹿原》,他的很多作品,也还不断地被阅读,被出版,被评论。这说明陈忠实的精神仍然活在这个世上,仍活在我们心中。”

著名评论家仵埂也说:“一个作家的生命力,就是他的作品。陈忠实的《白鹿原》在出版后,不断地有人在阅读、研究、评论,他去世这五年里,人们总是不经意地谈起他的作品,谈起他的为人,这就是他的作品经典化的过程。经典作品会变成民族的血脉,成为某一种新的文化基因,参与到民族文化的更新、丰富和再造,通向了远大的未来。”

影像留存

用他的精神激励前行的路

4月28日,策划许久的“陈忠实逝世五周年照片展”在陕西省作协大院内开幕。展览共展出省作协公众号“文學陝軍”连续三年收集的合影故事,其中39张照片由摄影家郑文华提供,50张照片由“文學陝軍”读者提供。

曾经的老旧照片,如一条时光的隧道,领着人们触摸陈忠实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感知他的喜怒哀乐。展览的照片,还原了当时的历史风貌,每张照片下还配写了背后的故事。陈忠实老先生与昔日好友的合影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展出当日,就陆续有读者来到了作协大院,观看一张张老照片,也在探寻每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29日下午,郑文华也来到了现场,为参观的读者和作家们讲述了每张照片拍摄的故事。在省作协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读者们还参观了陕西文学陈列室,了解不同时期陕西文学的发展状况,以及新时期以来陕西作家的获奖情况。一位文学爱好者告诉记者:“先生故去,但风范永存,我们缅怀他,更将用他的精神激励自己前行的路!”

文/记者张静图/记者尚洪涛

新闻推荐

《藏家》:陕西文学创作中值得关注的亮点

陕西出作家,不但出大作家,也出新作家。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藏家》,作者许海涛虽是位新作家,但他的作品隐约展...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