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戴钢盔帽 穿防弹背心 秦岭地心1800米深处的引水人

华商报 2021-04-29 01:57 大字

4月26日,掘进班在发生岩爆之后,对悬在岩壁上的岩石进行清理,随后紧急插入钢筋防止再有碎石滚落下来

他们的生活 施工人员呼吸的空气靠这根直径2.2米通风管输送

46岁的费光清下班回来,妻子为他准备了酒菜犒劳

18岁的程鹏飞业余时间玩游戏放松

逗小孩子玩也是让工友们快乐的事

他们的战斗 隧道施工作业,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发现一块很有可能掉下来的碎石就要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更大的危险

秦岭地下的隧洞内,水『火』交融,焊花飞溅

掘进班邵正国,用对讲机呼叫协调处理悬在岩壁上的一块大碎石

TBM掘进机前段,有时就像水帘洞,可是温度又高达34℃,湿度在90%以上

(扫码看视频)

克服高温高湿,无惧岩爆风险

在秦岭地心1800多米深处“战斗”

他们干的是“世界级宏伟工程”

他们在书写和创造历史

隧洞内TBM(一般指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刀头与坚硬的岩石发生强烈的摩擦,响声特别大,他们只能靠“对讲机”大声喊话。

他们每次上班要戴着钢盔帽,穿着防弹背心。因为,这里随时有可能发生岩爆(岩爆,也称冲击地压,是地下开采的深部或构造应力很高的区域在临空岩体中发生突发式破坏,导致岩石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严重的可测到4.6级的震级)。

致敬!

秦岭地下有群人

在做一项“世界级宏伟工程”

人们很难想象在秦岭地心1800余米深处,还有一支这样特别能战斗的“部队”。他们是承建国家十三五计划“引汉济渭”重点工程的中铁隧道集团秦岭隧洞TBM掘进队的工人、技术、科研人员。

“引汉济渭”就是在秦岭地心打通隧洞,从岭南调引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水,补给到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里来,堪称“世界级宏伟工程”。隧洞全长98.3公里,直径8.02米,其综合难度已经达到世界第一。该工程从2010年底开工建设,采取“一次立项,分期配水”的建设方案,逐步实现2020年向渭河流域配水5亿立方米,2030年最终调水规模达到15亿立方米的目标。

据引汉济渭TBM现场管理负责人任喜平介绍,从工程量和技术难度上都将是陕西省水利史上里程碑式的工程。

艰难!

施工环境温度达34℃

湿度达90%以上

在整个工程中,难度最大的要数中铁隧道集团施工引汉济渭秦岭隧洞段,他们承建18.3公里,正处在秦岭主脊之下,从2013年底开工至今,还剩910米,估计明年初能全线贯通。

据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吴传林介绍,施工难度主要体现在岩石硬度,以及施工环境——洞内施工温度长期达34℃,湿度也高达90%以上。

奉献!

无论单身还是已婚

留守在此并努力着

吴传林称,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人员流动大,工人难招。一位姓姜的川籍工人说,他们这些人员中,离婚的占20%,结婚的占40%,还有不少是单身的。

因为工种特殊,工作地理位置特殊,除了夫妻档长期生活在一起外,其余人员每年只有一次探亲假,不少人就将妻子接来项目部小住。

生于2003年的程鹏飞,是两个月前才和四个同学从洛阳分配来的,他带来了台式电脑,业余时间玩玩游戏度时光,他说自己很喜欢这份测量工作。

尽管条件艰苦,还是有许多奉献者留守下来,现有的400余名工人,分别来自云贵川陕豫晋甘等地。华商报记者 李杰 王正珩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陕西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七指导组进驻信息公布

根据中央关于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部署和省委安排,陕西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七指导组对榆林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