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的国企记忆(五) 80多年西北机器 振兴民族工业 引领科技创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华商报》连续推出“光影中的国企记忆”系列报道,透过历史的光影,探寻陕西国企变迁的足迹,展望奋斗历程。
今天,我们在光影中走进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所属西北机器(以下简称陕西电子西北机器厂)。回望80多年来,西北机器厂肩负振兴民族工业使命,从设备陈旧、厂房简陋的维修小工厂,发展为我国电子行业研发、制造专用设备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
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
建厂初期设备陈旧
陕西电子西北机器厂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第一家电子工业工厂,被誉为中国电子工业的“母机”企业。
1940年11月1日,为保存民族工业命脉,支援抗战前线急需物资的生产,西北机器厂在陇海铁路蔡家坡车站以北创建。建厂初期,西北机器厂在设备陈旧、环境恶劣的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为国内纺织企业修理、制造了一批纺织机械和酒精、面粉生产设备,为抗战前线纱布、服装、动力燃料、食品物资的生产做出了贡献。
1949年7月,宝鸡地区解放。在党的领导下,西北机器厂迅速恢复生产,支援解放大西北前线战斗。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西北机器厂生产了大批军工产品。
转产电子专用设备
填补国内多项空白
1955年,西北机器厂由生产纺织设备、普通机床转产电子专用设备企业。在仿制国外设备的基础上,研制出半导体加工、电真空等专用设备100余种6000多台,其中,铝箔精轧机、纸金属化机和电磁振动台等产品均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多项电子专用设备空白。
196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西北机器厂承接了半导体管生产线、石英晶体生产线等10多条电子工业生产线的专用设备建线配套任务,研制的黑白显像管生产线十一工位玻璃压机等配套设备,达到国内领先地位。同时,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台大型单晶炉和200Kg离心式加速度试验机、内刃切割机、激光划片机等一大批电子专用设备。
建立集团化经营管理模式
从“工厂制”到“公司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西北机器厂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先后承担了“六五”“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大规模集成电路设备、玻壳、彩管生产设备国产化及多种电子专用设备的研制任务,为咸阳彩虹等企业生产了一大批玻壳、彩管生产设备。先后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各类奖项80多项。
1997年西北机器建立了新型集团化经营管理模式,建设成了西安科研开发和蔡家坡生产制造“两个基地”,参与了“载人航天”“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2008年2月,西北机器厂整体改制为西北机器有限公司。此后,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资组建了16个控股、参股子公司。西北机器旗下子公司西安泰力松新材料股份公司成为陕西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中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近年来,西北机器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智能专用装备、军工产品、医疗电子装备、特种复合材料四大类产品。“西北机器”商标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公司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荣获“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十强单位”等荣誉称号,谱写了新时代追赶超越发展新篇章!华商报记者 宋小雪 通讯员 张宗礼
新闻推荐
2020年,在旅游市场遭遇重要变化的情况下,陕西各大旅游企业凭借多年行业经验以及扎实的业务能力,带领旗下景区及员工稳步发展...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