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书架】 《燕语集》:以智性幽默平衡情感颤动

甘肃工人报 2021-03-23 08:36 大字

毋燕

周燕芬教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学评论家,出版了系列学术著作,她于去年七月出版的散文集《燕语集》有些特别。尽管书中谈及的内容关涉亲人、朋友、学生,也写个人烦扰和困惑,但无论从思想还是行文上,更多地体现出学者散文温情知性的内蕴,不疾不徐的节奏,勾勒出作者人生节点中的意义事件,呈现出一种文学与文化的张力。

《燕语集》包括“读懂至亲”“学路遥迢”“高山仰止”“触摸文心”等内容,条分缕析。透过这些内容,可以鲜明而强烈地感受到一位当代学者醇厚、善良、优雅而又活跃的内心世界。其中,令我触动最深的还是作者包容、自谦、自律的文化性格。

“触摸文心”这组文章体现出作者对文学书写的自觉追求,特别是对文学评论文风的主动探求。周燕芬主要致力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风格、社团流派的研究,同时还从事当代文学批评和当代陕西作家作品的研究工作。宏观与微观的研究视域,在积淀中涵养着作者的学术胸怀,也在潜移默化地砥砺一位学人的著述志向。在这本散文集中,她吸纳学院派和作家两种批评风格的优长,在学理性和主体性表达之间寻找适中的契合点,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以一种亲切生动的“随感性评论”文字情理兼致地表达出来,传递着她对文学的真挚喜爱,对文字的真诚敬畏,对现实的真切思考。

“高山仰止”部分,集中记录了作者在文学阅读和学术研究过程中与中外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或者文化学人的相遇交流、接触交往,包括胡风、梅志、绿原、贾植芳、胡征、牛汉、陈忠实、釜屋修等先生,以及由此串联起的广博的文学历史场域。或感动并震撼于梅志先生美丽、坚韧、勇敢的“平庸”力量,或为七月派诗人群体的热忱和刚毅的“力之美”所激励,或感悟景仰“陈忠实先生以他的心血之作《白鹿原》,又一次证实了文学的价值,铸就了文学的永恒”,或为釜屋修先生创立最早也是唯一成立于域外的中国文学研究会“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而惊异和感佩等,充盈着文化的密度和深度。在真挚的体认和积累中,作者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性格,并收获了思想的累累硕果。

“学路遥迢”部分是对学问孜孜矻矻、锲而不舍的求真精神。作者直面学业生活路上的驳杂滋味,入眼皆可著文,信手拈来,既似闲话家常,淡淡言语,又由浅入深,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打捞沉淀。仅以《三八节后话女人》一文为例,开头稀松平常,三八节这天作者与在韩读博的安徽籍女博士聊天庆祝,即使这位女博士“有着惊人的适应环境和闯荡江湖的能力”,但在外依然是孤独的,每天上课打工很晚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上网和孩子说几句话。由此引发了关于女人的思考——女人一生承担多种角色、男人选择女人的标准与女人独立的悖论,进而谈及女性“依然在超越性别与女性意识的矛盾漩涡里打转”,提出现在的家庭与前辈女性曾奋力挣脱的旧式家庭的区别何在。而后又说到中韩女性的差别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当中国的新一代女性回头寻觅温情爱意的家庭生活时,韩国女性中的新潮一族正义无反顾地弃绝传统家庭,追求个人的独立和自尊。”见微知著的思辨力、敏锐的洞察力,与开阖抒性灵的飘逸气质,相得益彰,读来引人共鸣、发人深思。

“读懂至亲”部分在高低起伏的生活湍流里行走,对家庭亲情、前辈恩泽和师生情谊的书写,明显偏于主观情绪的书写,体现出个体色彩。其中有对亲人的理解和爱护,对生命成长的困惑与通透,对师长的不舍与怀念,对学生的热情与担忧,以及自我人生的审视和突围……作者以丰富充沛的情感、敏锐的感受力和宽阔的世界眼光,以及深邃的穿透力,对人生进行着深刻的思索。这种以智性的幽默来平衡情感的颤动,使得《燕语集》具有丰厚的文化内蕴和精神资源,既有情感的厚度,又有思想的深度,在情与理的交织锤炼间还融入文化的思索。

(来源:光明网)

新闻推荐

城市服务和社区增值服务提速,雅生活要实现“双千亿”目标

记者|陶婷发布业绩报告的同一天,雅生活集团(以下简称“雅生活”)宣布收购北京慧丰、陕西明堂及大连明日等三家环卫服务企业...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