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科研一体化新模式快速提升高校大学生科学素养研究
一、深化规范教科研互动关系,夯实巩固全员育人根基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现代大学的基本问题,科研如何促进教学是所有高校都会面临的共性问题,这一关键问题处理的得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陕西高校未来总体发展规划的科学定位和宏观统筹。
1、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基地,高校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省份”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既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量优秀人才的责任,又担负着科技创新的重任,科研和教学都不能偏废,必须进一步深化和规范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互动关系。
2、关于高校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已基本达成共识,但从实际调研反馈结果来看,其具体实施路径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阶段,特别是针对如何加快构建高校教科研一体化协同育人的创新机制这一现实紧迫问题的分析研判依然浅尝辄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一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值得反思、总结和提升。
3、对于科教资源大省的陕西来说,无论是科研型大学,或是教学科研型大学,甚或是教学型大学,都应重新审视和思考教学与科研的协调一致关系,并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在科研促进教学这一关键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足功课,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夯实全员育人的根基。
二、着力打造教科研创新团队,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身兼教书育人、教科研双肩挑的高校双师双优型教科研创新团队,在新时代高校教科研一体化全员育人系统工程中发挥着示范引领的核心作用。坚持以突出问题导向、教科研创新实践、大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和成果孵化为抓手,培育新时代优秀创新型复合人才,是新时代双师双优型教科研创新团队在高校全员育人核心作用发挥的重要创新举措之一。
1、高校大量吸收、引进和培育高素质青年博士撷英,在未来一段时期将对高校稳定向好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十分必要的。教科研双肩挑青年博士撷英群体为同行、同龄的类似探索实践活动提供了鲜活范例,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普推广、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非常突出。
2、高校应积极发挥已有教科研基础和优势,汇聚一流的教科研双师双优型创新团队和骨干力量,开展协同创新体组建,实现强强联合。应针对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搭建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增强政、产、学、研、用融合度,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原创性、前瞻性科研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步伐。
3、各级各类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应首先考虑为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双肩挑型教师设置多元化发展通道,务必在多元主体的互联互鉴、长效联动中持续改进大学教科研评价。通过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在教师综合绩效考核、职级晋升、全面协调发展等方面划定科学合理的分类综合指标。
三、大力推进教科研成果孵化,快速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
加快教科研成果孵化,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
剖析高校教科研创新成果嵌入大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服务内容、方式和联系,是抚脉教科研一体化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构建,凝心聚力,全员育人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1、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应深入反思变革,如何将贴合教学实践环节问题导向的科研课题成果反向输回第一、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不断创新、实践和探索,不断巩固教学相长、寓教于乐、真知灼见的切身体验,使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在教与学的互增互长、彼此关照与相互促进、互相激励中得到提高,在知、情、意的共生共鸣中得到心灵的升华再造,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
2、从事一定量教科研创新性研究工作的教师,应将其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中关于问题意识、思维创新、逻辑理路和经验总结的知情意主动及时地分享,以充满新知活泛的话题案例和时尚热点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创新创造活力,使学生得到新知、新觉、新悟的入情入景入境科考体验和探索更多未知领域科学奥秘的全新挑战。
3、高校教师应该将自己教研室、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所成果孵化的海量科研创新成果,以生动形象的实物模型、场景再现和课题案例作为科学知识普及的新基础、新起点,尤其是要以生活化、大众化和实用性的朴实生活语言表述赢得学生,在真正学通、弄懂和做实上下功夫,积极为促进大众科学知识普及推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学术交流、大力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和人才培养作出应有贡献。
四、加快构建协同创新育人新机制,稳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加快构建陕西高校教科研一体化协同育人新机制,促成科研成果教学化、教学活动科研化,是进一步彰显高等教育办学特色,健全学科体系,把握学科方向,用现代教育理念建设新的教学体系和办学模式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1、这一新机制的框架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要素:
各级教育科技主管部门要为这种新模式的出台及时保驾护航,提供可靠政策保障,健全和完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还要为新模式的形成、推广、应用争取资金,加大多元投入。
高校要为这种新模式的实施身先士卒,首先应明确自身发展定位、更新管理理念、塑造教科研协同发展氛围,为新模式的形成提供更多可靠样板数据资料。
教师作为这种新模式的践行者,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切实按照政府、高校的政策导向和具体实施细则,结合本单位教学与科研实际,融入教科研“双师双优型”团队,按照“教学-科研-教学”的运行规律,力促教科研相长,加速教科研创新实践成果的转移转化,下好充分彰显新模式全员育人优势地位与显著作用的先手棋。
大学生要为这种新模式的目标与效果的综合客观评价提供真实有效的反馈意见,倒逼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力促以教科研一体化育人新模式快速提升高校大学生科普素养,落细落小落到位,真正见到实效。需要强调的是,这里“大学生”既包括大学本科生,也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
总之,以上四方面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将长期处于流动、循环、闭合的有机统一系统之中,必将携手奋力推动陕西高校教科研一体化协同育人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
2、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改革,开发面向全省各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一体化精品网络课程,建立教学科研一体化现代科教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开展科技创新型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快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参与“科技奏响三秦”竞赛活动,丰富和完善竞赛组织形式,提高活动影响力、覆盖面、受益面。
3、重视基本文化素质的培养。结合陕西实际,制定文化基础课教科研一体化实施细则和分层分类指导方案,满足教师个性发展需求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持续加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员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时代新人,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谱写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
□ 西安石油大学 杜永峰
新闻推荐
今日全省降温 建议减少户外活动 关键字:活动,户外,减少,建议
本报讯(王海鹏杜康琪)“天空灰蒙蒙的,也不见下雪。”元旦假期刚过,雾霾又回来了。笔者从陕西省气象台了解到,新一轮冷空气已经...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