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件夹为何要双击?他们这样告诉老人
志愿者隋明哲教老人使用手机自拍功能。受访者供图2020年12月3日,志愿者在四道口社区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扫码看视频
小裴带你
和爷爷奶奶
上堂手机课
百余所高校志愿者加入“夕阳再晨”科技助老项目,帮老人跨过数字鸿沟;10年间直接受益老人达20万人。
2011年,90后大学生张佳鑫和远在陕西的姥姥视频,老人因为弄不好摄像头看不到外孙,急得满头是汗。
那一刻,张佳鑫决定进社区,帮老人跨过数字鸿沟,避免他们与世界脱钩。
张佳鑫创立的“夕阳再晨”科技助老项目用了10年,从1.0版本升级到4.0版本。
如今,全国100余所高校志愿者加入到“夕阳再晨”项目,用青春守护“夕阳”。
比喻法教学通俗易懂
隋明哲大一时加入“夕阳再晨”,6年过去,他从帮忙摆桌子、拍照的志愿者领队,一路成长为项目全国志愿服务板块总负责人,经历了科技助老项目从1.0版本升级到4.0版本。
1.0时代教电脑;2.0时代教智能手机;3.0时代,提高科技媒介素养成了重要且迫切的课程,志愿者教老人如何预防诈骗、识别谣言,避开互联网上的各种“陷阱”。4.0时代,志愿者更专注于培训老人经常遇到的场景,比如自助购物、健康码、挂号等。
他说,最喜欢的“角色”是为老年人讲课的“讲师”。
1.0时代,志愿者们提着笔记本电脑来到社区,教老人如何使用家里的台式机。老人和电子设备初接触,面临着“看不清、听不清、记不住”三大困境。看不清,志愿者们教老人使用调节大字号功能,帮他们下载读屏软件和音频电台;听不清,志愿者把语速放慢、声音放大。记不住,有些难办,光是打开文件夹,老人们总是记不住,该单击还是双击。
隋明哲“教学”很有一套,他把生活中的例子融入讲课内容里。隋明哲问老人,文件夹看起来像个箱子吧?咱们要打开箱子,先得抓住箱子再打开,一共分两步,所以要双击。否则你光抓住它,只能移动它,还是无法打开它。
类似这样的比喻还有很多。教老人美图秀秀,要通俗地说,它能让您重返18岁。
老志愿者们的经验被总结成100多讲的课程讲义,为新加入的志愿者团队提供参考。
晚辈教老人耐心很重要
2020年12月3日下午,在海淀区四道口社区居委会,一堂老年人智能手机课正在进行。讲台之下,座无虚席。这堂课教的是微信使用方法,如何发朋友圈、如何用微信充话费等,都是老年人关注的实际问题。讲义PPT字号和图片硕大,志愿者拿着话筒开讲。
为了防止随意提问打断其他老人听课,课前,社区工作人员宣布了“课堂纪律”:等主讲志愿者全讲完,再由协助志愿者一对二“手把手”教学。但老年人等不及,因为过不了多久,他们可能连问题都忘了。每讲完一个问题,台下就一阵骚动。主讲志愿者刘文泰是中国政法大学的“00后”大学生,第四次参加志愿服务的她理解老年人的心理,主动停下来,等老人把问题弄明白。
得知大学生来教课,70岁的刘玉兰早就在小本子上列了7个问题。语音转文字为何不准确?如何截屏?近期活动报名总要求接龙,如何接龙?
之前有弄不懂的手机难题,她问过一起值班测温的社区人员,问过保安,拉住小学生叫“小老师”请教过,但没再问过自己的孩子。“之前问过一次,孩子说您这么大岁数了,学这个有啥用。”
中青年的耐心似乎很有限,不少老人向隋明哲描述了相似的场景:他们问自己的儿女,手机某个功能怎么用,儿女说“您孙子都会,您问他去”。老人把手机递给孙子,孩子拿到手机,跑到一边玩去了。到头来老人还是什么都不会。
隋明哲反思自己,在家教父母也曾“不耐烦”。“当了志愿者以后,很多大学生有了转变,把耐心带回了家里。这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
2020年重阳节期间,“夕阳再晨”发出倡议,希望每个家庭里,每个晚辈一天能用10分钟时间和老人交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亲测无效”编入课堂
10年间,老人对电子设备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最初创办项目时,满腔热情的张佳鑫和志愿者发现,来学电脑的老人寥寥无几。志愿者只能靠“课间教做操”等宣传,吸引老年人参与。
但科技发展迅猛,挂号、打车等服务正在“上网”,习惯使用固定按钮遥控器的老人,不得不学习带有虚拟键盘的智能手机。
项目曾对老人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电话、微信等通讯类软件需求远超其他软件,其后分别是新闻资讯类、购物类和地图类、拍照娱乐类软件。不少老人带着明确需求来学习,商家做活动,老人说领完优惠券,买东西便宜6元钱,他们专门来学习领券和网购。
志愿者的课程也与时俱进。隋明哲拿网购举例,在电商网站搜索大米,能出来100多种,老人不知道怎么判断。“我们告诉叔叔阿姨,您带着花镜先初筛,避免带着‘广告’字样的,再挑销量高的,最后看评论,不仅要看好评,还要看差评和带图的追评。”
节俭了一辈子的老年人,很容易被“蝇头小利”蒙蔽。不久前刘文泰发现,某电商平台的病毒式营销在老人中间流行,老人经常狂发链接给亲朋请求助力,希望购物时“能花100元买到1000元的东西”。说病毒式营销,老人们不懂。刘文泰下载了该软件进行试验,亲测发现,按照商家的玩法,老人转发再多,也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优惠。她把这个内容编成一堂课,以“自身经历”提醒老人别上当。
老人想融入年轻人的话语体系
一些老人学电子设备,还有个目的——和晚辈沟通,想融入年轻人的话语体系。隋明哲教老人使用表情包,会坦诚告诉他们,老年人喜欢使用的“微笑”表情,在年轻人看来是“皮笑肉不笑”的意思,有点尴尬的时候才会用。发文字想表示高兴,可以在话尾加个波浪线。
有些老人连WiFi和移动流量都搞不清楚,另一些老人却很新潮。刘文泰加了一位“老学员”的微信,这位奶奶与众不同,喜欢上网看复旦大学网红老师陈果的公开课,想了解知识付费和B站。
以科技为纽带,相差五六十岁的两代人正在逐步靠近。教老人发朋友圈时,奶奶翻开相册,告诉刘文泰,这是每天陪她散步的小狗,多大了,叫什么名字。隋明哲说,加了微信好友后,叔叔阿姨不时对志愿者嘘寒问暖,让独自在北京求学的孩子们感觉温暖。
90后、00后志愿者曾经畅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老了,希望也能有志愿者带领我们走进信息时代。”也有人发问,年轻人对信息时代已经这样熟悉了,老了也会遇到数字鸿沟吗?
隋明哲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他们在花园路、学院路地区的“老学员”,也不乏知识分子。邮科社区有一位叔叔,他之前是给工信部门制定通信规则的,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手机内存不知道怎么清理。“科技总在发展,人们也在老去。”
直接受益老人达20万人
软件每天都在变化,隋明哲觉得科技助老任重道远。幸运的是,这项服务正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最初张佳鑫和同学想进社区教老人学电脑,没有一个社区愿意接纳他们。后来,随着“夕阳再晨”知名度和服务能力逐渐提高,一些社区开始主动邀请他们给老人上课。
如今,北京、上海、广东、陕西、河南等省市的100多所高校志愿者加入“夕阳再晨”科技助老公益活动中,累计参与志愿者人数超过10万人,2万-3万名大学生活跃在“夕阳再晨”,10年来,直接受益老人达到20万人。
在北京地区以外,一些志愿者遇到了方言问题,他们在福建、浙江等地上学,当地老人不会说普通话。“我们对接了当地志愿者组织,通过当地‘年轻老人’当翻译,邀请‘年轻老人’和志愿者一起帮助‘老老人’。
新京报记者张璐
新闻推荐
一审法院认定银保监局开出的罚单处罚变更随意性太强,将其处罚撤销。银保监局上诉后,二审法院又认为银保监局作出的处罚并无...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