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只管耕耘 不问收获 本报记者专访作家第五建平

三秦都市报 2020-11-29 01:50 大字

第五建平

这几天,第五建平的名字不断亮相于各大报刊,引发读者关注。他随省文联到扶贫点采风的随笔《秦岭腹地沙窝村》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出,且被该报长期约稿;诗作《我们都是追梦者》在《陕西农村报》刊发后,先后又被《铜川日报》《陕西文艺界》《百花园》等多家报刊转发,被评论界认为“文字诗意深沉、韵味悠远,饱含着一位作家对社会及时代的沉思。”

25日,记者专访了这位低调的实力派作家,他也畅谈了自己的创作心路和文学观点。

创作:用文学关照时代的发展

煤矿经历、记者生涯、央企管理层、客座教授、著作不断……第五建平的经历本身就是一本书。

十多年前,在长篇小说《尘土飞扬》中,第五建平大量使用乡村俚语,真实生动地叙写了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发生在西部高原的乡村故事,原生态地展现出了特殊时期的中国草根族的真实生活。当时一纸风行,以至他自己都没有留下一本样书。后来,李星等文学评论家多次建议召开研讨与再版,遗憾的是,手稿已不知散落何处。

如今的第五建平已经习惯电脑写作,但仍喜欢用笔在本子上做杂记,也仍认为以社会良知为出发点创作,有社会担当意识,才能写出大作品。前几年,一则引发大众关注的“博士被骗”案,让他联想到自己身边的高学历年轻人,办事能力、社会阅历、处事方式与所持文凭严重不配。于是他以宏阔的视野、深沉的思索,创作出1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境》。作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讲述五个年轻驴友走进深山,遭遇险情后手足无措的坎坷经历。作品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关系,构思诡谲、奇峰迭起,当时就提出了保护大秦岭的观点。

身为西安邮电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的他,顺势创作的长篇小说《第三代移民》则讲述了在祖辈的拓荒精神,父辈的建设精神后,80后、90后的第三代在浮躁的环境中如何寻找追求理想、坚守信仰、自我定位的故事,读到此书的人深感全是身边的人与事,一切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观点:以良知谋得作家的位置

身为省能源化工作家协会副主席的第五建平,对不同状态的人物都怀有一颗悲悯之心。这些年,他出版的长篇小说《尘土飞扬》《第三代移民》《绝境》(上中下)《山里有个家》《上网时代》;中篇小说《家庭风暴》《强装潇洒》《母亲》《天堂的祝福》;小说集《绿色花瓣》;诗集《狂想的旋律》;散文集《第五建平散文集》;影视作品《签字》等作品都非常接地气,均充满着对人生、对生活的正能量。也因此多次获奖,并有作品被改编和译成外文。

疫情期间,他写下的配乐诗《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传递人间的温暖和大爱,为抗击疫情鼓舞士气,凝聚必胜的信念。据其抗疫小说《榜样》改编的广播剧《你好·我的城》播出后,被央广“云听”“学习强国”等诸多知名网端转播,受到听众欢迎。

他坚信,作家只有以自己的良知,思考与人们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才能在社会转型中谋得自己的位置。眼下,第五建平敏锐地观察到,大批农民工涌进城市,乡村土地荒芜。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5G技术的逐步广泛应用,服务业用工将越来越少,基础工业也很快就会被淘汰。“这些年轻人退回到农村,不会种地怎么办?他们的将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他希望用最平实的语言和故事表达这种观察、思考、探索和希冀。

第五建平说,农人在一起,谈得大多是庄稼地里的事,只关心这一季该种什么,收成嘛,那就另当别论了。写作也如同种庄稼,作家在自觉不自觉地洞察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后,也就谋划好了笔下该写什么。至于作品面世后的命运,他说自己从来没有关心过,在他看来,“做一个值钱的人远比做一个有钱的人更受尊崇,更何况有的作品价值可能几百年后才会被人发现”。

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但土地最真诚,你若真诚待它,时间必给以答案。本报记者夏明勤

新闻推荐

霍尔220千伏变电站成功投运

本报讯11月21日,由陕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霍尔220千伏变电站成功投运。该变电站的投运,...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