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双节”双演可敬可亲 我心目中的人民艺术家贠恩凤

各界导报 2020-10-15 07:08 大字

贠恩凤参加央视演出,与云飞等演唱《我的祖国》。孙聪 摄□ 张为民

10月1日晚,在中央台音乐频道首播的大型专题音乐会《江山如画》里,我观看了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荣誉团长,省政协委员,全国“时代楷模”、全国“最美奋斗者”荣誉获得者贠恩凤激情演唱的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2日下午,又在中央台综艺频道播出的《唱响新时代》里,再次看到她动情地演唱了歌曲《我的祖国》。80岁高龄的贠恩凤老师与年轻后生们同台演出,光彩照人、精神矍铄,嗓音依旧那么清脆,情感依然那样饱满,足令我们肃然起敬。

贠恩凤的演唱,无论是声音还是情感,都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和激励。若对她有所了解,你能从她的歌声里感受到一种奋斗者奔涌向上的力量,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而且这种信念同歌者的气质融合于一体,随着一段段旋律升华着,让你有所悟、有所思,受益颇多。

贠恩凤是一位人民大众最信赖最喜爱的艺术家。多年来,她坚持一辈子为人民歌唱、无私奉献基层、和人民心连心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质,得到了党和人民的最高礼赞,她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心灵秀美的最美奋斗者!她是一面新时代的旗炽,是黄土高原上的银铃,是一枝永远盛开的山丹丹花。

贠恩凤让人服帖、让人敬佩的最大优长,就是谦虚随和、平易近人,不摆谱、不端架子。在任何场合,哪怕是在大街小巷碰见陌生人打招呼,她都会谦恭温和地对待你,令人心存敬意。在她所住的小区也是这样,凡遇见同她打招呼的,她都会主动走上前,银铃般的说笑声一下子就在小院荡漾开了。

贠恩凤让人称道、感佩的是她的朴实纯正、心地良善,有宽厚的仁爱悲悯情怀。她多年深入生活,随团下基层演出,足迹遍及三秦大地的农村厂矿部队。她的心贴着人民大众,把为人民群众歌唱视为己任,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化作坚定不移的信念。她从不闪烁其词夸夸其谈,而是以其从艺69年的行动来诠释自己的坚守。特别令人震撼和敬重的是,贠恩凤同老伴、著名作曲家孙韶从1991年起,坚持十六七个年头从不在家过年,而是舍小家、为大家,心甘情愿在大年三十晚上或大年初一,去医院病房、公交车场、火车站台、环卫工站、施工工地、公安一线开展义务演出,分文不取,自己打车去,再打车回来。

2015年1月25日,贠恩凤做客央视《艺术人生》,接受朱军访谈的一幕至今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贠恩凤朴实无华近乎家常的言辞,博大开阔的胸怀,坚定不移的信念,经她嘴说出来全都是大白话、大实话、真心话,没有丝毫的修饰和矫作,有些话说得让人忍俊不禁,细想起来却意义深远。通过对这位时代楷模、人民歌唱家的访谈,朱军感慨万分,说站在他面前的,才是真正的至伟至高属于人民的歌唱家,表里一致,德艺双馨。

“双节”期间,凡在荧屏上观看了贠恩凤演唱的我的亲朋好友,都同我有所交流,大家在欣喜之余,都惊叹贠老师终于迈过了2020庚子之夏那道难以迈过的坎儿,那个令人肝肠痛断的“黑色6·29”。

那一天,她亲爱的夫君、著名作曲家、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原团长孙韶因病不幸去世。孙老师多年来对她体贴关爱,扶持携助,给她写歌,给她伴奏……最亲近、最合拍、形影相随的人突然离她而去,贠恩凤所受的打击可想而知。就在孙韶老师去世前一个多月又一次住院时,两人还在省人民医院一架三角钢琴上,为医护人员和病友们联手弹唱了几首歌。不料想,这对艺坛恩爱伉俪的一次为群众演唱竟成绝响!

待贠恩凤情绪渐显平缓后,我问她那些天是怎么挺过来的?她说事过后,一个人在偌大的厅堂里,久久地凝视着三个被她终生视为贵人的照片和题词。一位是曾经接见她四次的周恩来总理,一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还有一位是她的恩师、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三位挚亲的人恍惚间仿佛就在自己的身旁,向她微微地笑着,喃喃细语地倾诉着。敬爱的周总理,依旧是那样和霭慈祥,勉励的话语还是那么语重心长;敬重的习老,仍然是那么开朗豪放,一句一个恩凤,一声连一声的鼓励,对她寄予殷切厚望;情同姐妹的兰英老师,还是那么亲切爽朗,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情真意切地教诲……贠恩凤眼角挂着泪珠,脸上笑吟吟的,点着头,擦去泪,心领神会,了然于胸,慢慢地气儿顺了,感觉心里也不堵了,思绪渐渐地平复了,宽慰了。

谁能想到,刚刚痛失亲人不足百天的贠恩凤,在中秋囯庆欢乐的“双节”里,把悲伤压在心底,坦然面对,英气勃发,登台为全国人民演唱,这是何等宽阔的胸襟啊!

前不久我受邀由沪返陕,参加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建团七十周年庆典活动,在9月3日的庆典民族音乐会演出中,我和贠恩凤老师同台相遇,我们唱男声四重唱《游击队之歌》,贠恩凤老师则同她的外孙、西安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学院流行演唱教研室副主任杨兮联袂演唱了由孙韶老师生前编配的二重唱《南泥湾》。当乐队前奏奏响,贠恩凤一亮嗓,全场掌声雷动,我们都惊讶贠老师嗓子这么清亮、这么动听,谁又能想到她已是年届八十的老人啊!

民乐团的前身是陕西省广播文工团,当年曾在冬冷寒天赴陕北慰问演出一个多月,下农村到部队已成常态。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全团去了由上海支援内地搬迁到汉中褒河的汉江机床厂劳动锻炼了一个多月。有几次,贠恩凤曾下到矿井狭窄的掌子面上为矿工们唱歌,在陕北窑洞里她跪在炕头上坚持为乡亲们唱歌……

贠恩凤长期坚持面向大众,深入生活,永远为人民歌唱。她脚根站稳,坚持走民族民间道路,广采众长,博闻强记。立足民族声乐,放开眼界,学习戏曲、曲艺及其他地域的民歌小调等姊妹艺术,为我所用。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艺术实践,她的曲目库存极为丰富和宽泛,为她的演唱提供了有力的曲目支撑。

贠恩凤演唱、录音及录制唱片的曲目库存量之充沛,足以提供研究中国民族音乐民族声乐编年史的翔实丰厚的资料。她学贯南北,稔熟东西,陕北民歌打底,触类旁通,学什么像什么,无论是出国访问,还是在国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走哪儿学哪儿,走哪儿唱哪儿。在上海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时演唱《蝶恋花/答李淑一》及苏北民歌《杨柳青》等歌曲,她的弹词韵味和吴越腔调都表现得蛮地道,深得上海专家称颂。

贠恩凤生来爱唱歌,一辈子唱了多少箩呢!她从不足12岁戴着红领巾参加工作在录音棚里录唱,到今年的双节双演双唱,已整整唱了69个年头了。她嗓子好、口齿利、记性强,一生爱唱歌,会唱歌。从西安西三道巷的巷子里,唱到了广播电台的录音间,唱到了工农大众的大舞台。从灵秀小丫头唱到一双大辫子姑娘。从认识并与她结了姻缘的帅小伙、写歌编曲的夫君,唱到有了幸福美满的小家庭。从银铃声声脆,山丹丹花正艳,唱到恩情报人民,凤凰展翅飞;唱到炉火纯青,德艺双馨,一直唱到2020年这个不比寻常的“双节”。可敬可亲的贠恩凤老师啊,荧屏上的您,壮心不已,银铃清脆,红格丹丹,熠熠生辉!

贠恩凤毕其一生的信条凝聚在10个字里,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歌唱。

新闻推荐

第27届杨凌农高会已完成2000个室内展位招展 “云上”看展注册通道已开启

10月10日,第27届中国杨凌农高会筹备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据悉,本届农高会将于10月22日至26日举行,吉...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