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大先生》:穿越百年烟云,再现秦腔韶华
过去的老西安人常有两点骄傲:孔庙的碑林、易俗社的戏。近日,一部反映易俗社百年兴衰荣辱历史的纪实文学《易俗大先生》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以口述史、采访记、回忆录和报刊杂志、内部资料为依据,采取以人系事、寓史于人的写作手法,再现了易俗社和秦腔的韶华年代。华商报就此专访了作者余静。
华商报:这本书不是以时间为顺序来写的,也不是以重要事件为节点来构建的,而是选择了易俗社具有代表性的八位大先生及“49级”学员集体来谋篇布局,为什么这样选择?
余静:以事件来构建容易陷入史料的故纸堆中,以时间平铺直叙难出新意。我感兴趣的是人,老照片上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也有自己的风华绝代,他们亲历并见证了秦腔的韶华。
这八位大先生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高培支、封至模、陈雨农、刘箴俗、王天民,他们中有创始元老、社长、编剧、教练、导演、演员,他们的故事和命运也构成了易俗社的历史,甚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发展演进历程。
“49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集体,我们熟知的秦腔演员陈妙华、王芷华、王保易、全巧民、张咏华等,就是“49级”出来的学员,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学员,也是首次招收女学员,他们代表着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秦腔艺术的繁荣,是功不可没的一代。
华商报:京剧四大名旦的男旦故事,在民国时期有很多,秦腔有具有影响力的男旦吗?
余静:有啊,这本书写了两位秦腔男旦的故事,一位是刘箴俗,一位是王天民。
刘箴俗13岁独挑大梁,23岁离世,非常具有传奇性,时人写诗赞美:“只因一曲《青梅传》,到处逢人说嘒刘”,可以想象他的风采。1921年,刘箴俗去汉口演出时与欧阳予倩相识,欧阳予倩倾慕他的才华,亲自为他设计造型扮戏。他去世后,欧阳予倩改编他的经典剧目进行演出,并撰文怀念。戏迷将刘箴俗与欧阳予倩合称为“南欧西刘”。
王天民是在刘箴俗之后崛起的秦腔男旦,人称“西京梅兰芳”,他的《柜中缘》《洞房》等代表作至今仍为秦腔舞台的范本。有意思的是,王天民台上灵动柔媚,台下却很木讷胆小,当时天津《大公报》报道,“他一看见记者,面部及动作上,总显出一种不好意思的状态……说话的时候,时常用一个手指头划地,说完了头便低下去。”那个时代,戏迷非常狂热,捧王天民的叫“迷王义勇队”,类似于现在的粉丝团。也有所谓的显宦姨太、富家小姐,对王天民都是趋之若鹜,而王不为所动,始终坚白厘然,这也是戏迷敬慕他的原因。
华商报:在采访过程中,有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余静:随着近一年老艺术家一个一个地离去,传承经典成为最为紧迫的事。对“49级”来说,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去年5月采访全巧民先生,她身体状况不好,但还是打起精神接受我的采访。她说,最怕的就是老先生传给她的戏在她手里断了,“只要孩子们肯学,我一百个愿意教,不收钱,也不要他们拜师磕头,他们学好了,我给他们磕头。”全巧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利用网络教学,给全国各地的秦腔爱好者教戏,常常上下午连轴转,对家里的事情不闻不问,只要对方提出想排哪出戏,她就准备好剧本,写好教学笔记,不计任何报酬。
还有成立于2014年的陕西省传统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创办人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淑芳,到目前为止,传承中心举办了五期传承班,惠及西北五省的基层演员,秦腔名家桑梓、郭葆华、孙莉群等都是“召之即来”,无偿授课,尽心尽力。正是这些艺术家的坚守,才有了一代代的传承。华商报记者 王宝红 刘慧 实习生 张梦凡
新闻推荐
本报讯(高虎实习生高博)9月28日上午,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新建成的宝鸡大剧院多功能厅召开。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