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联合永秀智库、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高端论坛 把脉陕西民企 论道营商环境
在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开放地区的一个经济显著特征,就是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及其所彰显经济活力和经济创新力。近日,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出炉,浙江以96家占据榜首,江苏、广东、山东分别以90家、58家、52家位列二、三、四名,而陕西仅5家企业上榜。面对颇为悬殊的500强入围企业数量差距,以及其所展现的民营经济实力差距,剖析现状、透视原因、探寻对策,对陕西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在这一背景下,9月19日,三秦都市报联合永秀智库、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了“解析民企现状、把脉陕西经济、探寻民企发展之路论坛”。论坛邀请著名经济学家白永秀教授、西安理工大学经管学院院长胡海青教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振磊教授、永秀智库总裁邵金萍及相关政府部门代表、企业家代表等50余人出席,旨在就2020中国民企500强缘何陕西仅有5家上榜的问题,从专业角度展开深度对话,寻找缘由、发现机遇、挖掘潜力、探寻对策、商讨路径、勾画蓝图,力图为陕西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新思路、新启发,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本报记者整理了论坛的部分精彩论点,以飨读者。
专家学者
环境要改善服务要到位
永秀智库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白永秀教授通过各省产业结构比例与民企500强数量、五年变化、企业资产等多维数据,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对分析。认为制约陕西民营企业发展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文化理念,包括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人才理论、就业理念等的影响。二是经济原因,受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影响。三是营商环境,包括法制环境、竞争环境、经济政策、政府的行政效率、要素成本以及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四是人才状态,包括区域教育理念、专业结构、区域人才政策、民企人才政策以及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
西安理工大学经管学院院长胡海青教授首先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民营企业用全国40%的资源,贡献50%的利税,创造60%的GDP,70%的新产品和技术研发,解决80%的就业,企业数量占总体的90%。他认为如果没有民营企业的大力发展,中国经济活力可能会受到极大制约。胡教授还通过上市公司数量等大量数据说明陕西民企发展差距,认为制约陕西民营企业发展的原因很多且不断变化,其中营商环境、政府服务和金融发展水平尤为重要。
永秀智库宝鸡分院院长崔巍则强调认为:一是基层组织干部专业素质需要提升;二是文化基因存在一定差异。陕西企业家缺乏狼性精神、“进取心”不足;三是企业家缺乏灵活机动的商业意识;四是基层干部服务意识不够。
政府部门
观念要改变沟通要顺畅
咸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调研员吴礼生认为,目前各方包括企业自身,对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原因研究不够深入。政府通过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等众多政策在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总体大环境良好,但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有些企业对于政府政策解读存在缺陷,政府、专家团队与企业之间需建立多层次多方式的沟通渠道,解读落实政府政策。
延安市宝塔区工商联主席李占海提出五点看法:一是各级政府必须重视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必须普及到每个小微企业。二是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观念要改变,要摒弃官本位思想。三是政府债务化解要及时,因为拖欠中小微企业的债务,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四是贷款难制约小微企业的发展。五是企业自身要改变“只找市长不找市场”的错误意识。
企业领导
政策要普惠企业要创新
延长油田杏子川采油厂厂长刘雪峰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角度出发,认为自主经营能力不足,限制了企业管理者创新性想法,导致企业管理者经营灵活性不足。国家在营商环境方面出台的许多制度和政策,对企业发展具有良好作用,关键在于基层具体执行和落实。
杭州好好开车智能科技公司董事长何崇秋认为:一要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意识;二是优惠政策制定需考虑普惠性,而非针对性;三是政策制定需要重视民营企业。
巨鹰集团总经理刘清亮从陕西农产品加工行业角度切入,认为一是要解决政策分散、行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的问题;二是政府需要从帮助企业发展角度进行管理,而非为了管理而管理;三是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内外部动力不够,影响了陕西中小企业普遍发展。
陕西互旺达热能公司总经理曹勇红通过疫情期间企业享受当地政府政策补贴的经历,表示目前国家营商大环境良好,从中央到省、市均有许多利好政策,区别在于地方如何执行和执行的力度。
西安德源商业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吴学乾分析了5家上榜企业所属行业特性:归纳出陕西科技型产业发展的动能不足,企业家需要具有首创精神,民营企业发展更需要长期坚持。
永秀智库总裁邵金萍认为,民企缺乏人才,招聘、培养成本极高,人才流失率高;政府有关部门过多地调研、接待、会议、应酬分散了民企的精力,不打扰就是对民营企业发展最大的支持。
媒体观点
舆论要重视宣传要到位
三秦都市报副总编辑祝光从媒体的角度、传播与舆论角度认为,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仍然是“高音喇叭”,媒体舆论宣传要多关注民营企业,利用媒体舆论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舆论环境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媒体和民营企业家成为真正的朋友,多关注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多挖掘一些民营企业的创业故事、宣传要到位,要多听民营企业的疾苦,多写一些有利于帮助民营企业发展的稿件。”祝光进一步补充道。
本报记者刘鸿斌
新闻推荐
政府项目 工会支持 公办院校 省级示范 陕西工运学院免费培训“养老护理员”
详询请联系:段老师13759906982于老师13759984744张老师18192276669段老师于老师张老师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