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摸排”变“摸牌”,工作作风出“硬伤”

齐鲁晚报 2020-09-18 05:04 大字

通知带着这样的“硬伤”一路过关到达基层,恐怕不是因为通知起草者及把关者的文字水平不过关,而是因为相关部门人员的工作作风出了问题。

□本报评论员王学钧

一份名为《关于摸排写作爱好人员的通知》的通知,始料不及地上了热搜。这份落款为“沣东新城文化与旅游局”的通知,内文不足百字,竟有两处将关键词“摸排”写成了“摸牌”,把不少人给气乐了。

乍一看,这更像是一则被恶搞出来的笑话。哪怕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也该知道“摸牌”与“摸排”之间的差别。更何况,如今能跻身公共管理部门并负责公文起草与发布的,通常都是大学毕业。对他们而言,在一则只有短短几句话的公文中,两度将关键词“摸排”写成“摸牌”,出现如此低级的“硬伤”,实在是太离谱了。遗憾的是,相关采访报道已然显示,如此“摸牌”竟然确有其事。

这着实令人愤慨。“摸排”成“摸牌”,看似小事一桩,实则关系重大。如此“硬伤”,严重损害了行政工作的严肃性与公共管理的公信力。对身负这般“硬伤”的各级相关部门而言,这不啻一份挥之不去的耻辱;对承受这般“硬伤”的相关工作人员与公众而言,这堪称一种对智商与尊严的羞辱。就算在打字时出现了笔误,审校等必要的把关环节也不能无所作为。满打满算,这份通知也不过百十来字,任何一个把关环节稍用点儿心,就足以发现并改掉行文中如此明显而低级的“硬伤”。带着这样的“硬伤”的通知,一路过关到达基层,恐怕不是因为通知起草者及把关者的文字水平不过关,而是因为相关部门人员的工作作风出了问题。

“硬伤”的深处,是公文写作的心不在焉与把关环节的形同虚设。工作作风如此,“硬伤”也就在所难免,就算这次躲过了,“硬伤”也会在别的地方冒出来。工作作风如此,工作质量也很难有保障,就算这次“摸排”没变“摸牌”,人们也有理由对接下来的摸排工作不放心。据了解,沣东新城所属的陕西西咸新区,是国内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辖区相关部门连个不足百字的通知都弄成这样,这让肩负“创新城市发展”使命的西咸新区情何以堪?

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事情似乎并不罕见。随便上网一搜,就会闪出一些类似的案例。有的是像沣东新城文旅局这样,在公文中写错关键词关键数字;有的是在“借鉴”别人文件的时候,连人家的地名、单位名等都照单全收;有的告示牌、宣传标语张冠李戴,不知所云;有的在翻译路牌、景区标识时太随意,闹出笑话……在一些人那里,公共管理工作其实已跟“摸牌”没有太大的差别。

好在,当地宣传部门已对“摸牌”一事有所回应,称“正在处理此事”。“摸排”咋就成了“摸牌”?相关责任人是否得到应有的查处?也许,用不了多久,相关部门就会亮出“底牌”。

新闻推荐

陕西“备战”第三届进博会 下设19个交易分团重点活动“一会两展”

本报讯(首席记者轩辕杨子)近日,省商务厅牵头组织召开陕西省交易团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三届进博会...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