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夔纹铜禁:从电解铜厂捡回拼成的国宝□新华社记者 周润健
西周夔纹铜禁(资料图片)。
它曾是电解铜厂一堆“废铜烂铁”,拼起来竟然是一件国宝。
在天津博物馆有这样一件青铜器珍品,它曾被军阀盗掘、被日军劫掠、被砸成碎块卖到电解铜厂,后被文物工作者一块块捡回,由专家历时三年“拼接”复原。它,就是西周夔纹铜禁,是我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名副其实的国宝。
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介绍说,“禁”是西周前期的承尊器,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时摆放卣、簋、尊等盛酒器皿的几案。据古代文献记载,西周初期曾厉行禁酒,“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禁”这个名称源于戒酒,出于更有效地督促民众实行禁酒的考虑,当时的统治者就把安放酒具的器座命名为“禁”。
“‘禁’这种形制的铜器十分罕见,极其珍贵,全国目前仅出土过六件西周时期的铜禁。”陈卓说。这件西周夔纹铜禁整体呈扁平立体长方形,中空无底,禁面上有三个微凸起的椭圆形口,有点像现在的“多眼煤气灶”。虽然铜禁表面锈迹斑斑,但“难掩其风华”。
此件西周夔纹铜禁能流传至今实属不易,充满了曲曲折折。1926年,曾为古玩店学徒的陕西军阀党玉琨,组织人员在宝鸡斗鸡台戴家沟进行大规模盗掘,挖出了大批珍贵文物,其中就有这件西周夔纹铜禁。后来这批文物落在西北军名将宋哲元手中。宋哲元将此件夔纹铜禁一直保存在天津的家中。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占领天津英租界,并对宋哲元的公馆进行查抄,掠去包括这件铜禁在内的很多财物。后来,宋哲元的家人托人重金将这件铜禁及其他文物从日军手中赎回,后因种种原因,这件铜禁被砸成碎块卖给了当时的天津电解铜厂,“命悬一线”。好在,文物工作者了解到此事后赶到厂里,从一堆废铜中将其一一捡回。
1972年5月,这些碎铜块被送到北京,由专家精心拼接修复,三年后,这件西周铜禁终于“起死回生”“重见天日”。(新华社天津7月20日电)
新闻推荐
上半年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发现不合格产品182批次 非医用口罩等4种产品 样品合格率低于70%
本报讯(首席记者轩辕杨子)7月2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2020年上半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