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基建 “新基建”陕西未来可期
今年以来,关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下称“新基建”)的讨论始终热度不减。大力发展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智慧经济,有利于为中国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数字动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上实现“产业跃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未来已来!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陕西省加速发力,今日起,本报开设“新时代新基建”栏目。记者们走进陕西省相关企业,用笔墨记录新基建发展,用镜头展现新技术带来的变革。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和范围,提出“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融合基础设施(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和创新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6月,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基建范围,提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打造产业的升级、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的目标。陕西作为科教大省,在技术、人才、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抓住“新基建”这一风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值得期待。
“新基建”迎来“高光”时刻
战疫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云服务无处不在;无接触体温监测、疫情态势研判、机器人配送人工智能崭露头角……数字技术的普及运用,人们愈发感受到托举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新基建”作为新兴产业,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
实际上,当我们从工业经济迈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内涵也随之革新。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工程等建设项目,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如今,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基础、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人工智能等运算基础,成为必要而普遍的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新基建”进度,不是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与产业化应用协调推进,既能增强基建稳增长的传统属性,又可以助推创新和拓展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因而,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化水平,既是国家通过投资促发展,也是企业面向未来谋布局。
“新基建”陕西大有可为
3月10日,陕西省政府发布陕西省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计划,确定实施600个省级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4万亿。其中,续建项目312个,总投资约17011亿元;新开工项目188个,总投资约8679亿元。
4月9日,“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建设大会举行。会上签约11个项目,累计金额37.3亿元,还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6家单位授牌为西安首批“西安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4月23日,西安出台《加快5G系统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2020年,全市新建5G基站9000个,累计建成1.3万个,实现核心城区和全运会场馆、重点产业聚集区、交通干线、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5G信号连片优质覆盖。
“新基建”给陕西带来了全新的发展,西银高铁将成为西部首条5G高速铁路,从陕北到湖北的正负8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十四运比赛场馆,覆盖全国的陕汽天行健工业互联网,这些都是陕西乘势发展“新基建”的优势与机遇。
稳中求进,砥砺前行,新基建给陕西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以西安爱生无人机、西安安森智能仪器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设备企业,以西安烽云物联网为代表的物联网企业……已在新基建的发展中走在前列。
“新基建”发展陕西已走在路上。
本报记者 周生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四望)7月17日上午,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西安隆重召开,陕西省政府授予杨绍卿院士、安芷生院士、郝跃院士201...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