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网购需把好度 要理性消费 更要留意“坑”
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中老年人参与网购的比例也开始逐渐上升。(记者 王旭东 摄)
■记者冯晓瑞
网购不但让年轻人“买买买”停不下来,也俘获了不少中老年消费者。有人说,这是中老年融入互联网的又一例证,但也有人担忧父母每天的时间都被拼单、砍价、刷网购APP占据,影响其正常生活。那么,中老年人参与网购的情况到底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从上手到着迷
领优惠券、为他人购买都精通
“以前不太会操作,看到朋友有些新奇小玩意,一问都说是网购的,可自己又不太会,总得麻烦孩子,现在自己学会了网购,发现网上的东西不仅种类多、便宜,而且不用出门就能货比三家。”作为中老年消费者网购大军中的一分子,今年60岁的肖翠竹说,刚开始她只是通过网购APP购买,而现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上也推出了网购方式,在各种软件上看到新颖、有趣、实惠的商品一点就能下单,着实方便了不少。
习惯了网购之后,肖翠竹还加入了一些优惠券微信群。记者在这些群内看到,群主会不停地发布各类日用商品信息,商品图片上附有原价以及券后价,肖翠竹说:“刚开始我还不太会用优惠券,但这也不要紧,只要把钱转给群主,群主就会帮忙买,儿女有时会担心我被骗,但我也注意着呢,首先买的都是几十元的小商品,万一被骗也不会有大损失,二来加的群都是熟人介绍的,也认识群主,大可不必担心。”
家在大寨路的市民周川北今年56岁,虽然也着迷网购,但他大多时间都在帮别人买东西。“我女儿在上海,自从习惯网购后,但凡发现好用的商品,我就会寄给女儿,女儿反馈东西收到、好用,就觉得很充实。”周川北告诉记者,他还会网购小商品送亲戚朋友。比如夏天到了,网上有十几块钱的纯棉短袖,多买更便宜。他一次买了十几件,除了自己穿,还能送人,“花费不多还增加了感情”。
有小件有大件
消费过度、影响作息让儿女担心
中老年消费者网购真的百利无一害吗?在年轻人眼里可不是这样。左聪的父母对网购十分着迷,她说父母自从得知某网购APP可以“砍价免单”,一天发给自己的微信10条里有8条都是“砍价”,但父母辛辛苦苦“砍价”买来的商品90%不是必需品,大多是看起来好玩、新奇,常常拆开包裹就被扔到一边。除了大部分便宜的商品外,父母有时也会“大手笔”,几万块钱的保健床垫、理疗仪买回来后很少发挥作用。
左聪还有另外的担心:“如今网络诈骗花样繁多,年轻人稍不留意都会受骗,更何况刚接触网购的父母。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我只能多提醒注意防范。”
住在友谊西路的小郑说:“我妈也是网购爱好者。”几年前,小郑的妈妈还是一名广场舞爱好者,每天早晚都要跳广场舞,生活作息规律健康,还结交了不少同龄朋友。去年以来,小郑发现妈妈不再热衷出门跳舞,而是经常抱着手机看,一问才知道是在朋友的带动下开始网购了。
“疫情发生后,因为没法出门,我妈的网购就更夸张了,一天两三个快递,比我还爱买。”小郑发现妈妈买的东西小到抽纸盒,大到按摩产品,几乎囊括了所有日常用品。小郑告诉记者,他不反对母亲网购,还给爸妈绑定了“亲情付”,“但他们网购大多图便宜,买回来的便宜货不好用、也不耐用,有的甚至是残次品。另外,我妈每天看手机好几个小时,对眼睛、颈椎都不好,运动的时间少了,我很担心他们的健康。”
要有度要留心
理性消费、警惕一些网络陷阱
从事社区心理疏导服务的志愿者何芳琼认为,购物是一种需求满足,是一种中性的行为,但需要把握好度,包括在金钱、时间方面,不要因为投入过多而屏蔽了生活中的其他美好,中老年人要理性消费,更要健康生活。
“就像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一样,有些老年人热衷网购或者直播购物,也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得到的关注较少。”何芳琼表示,一旦子女发现父母有网购“成瘾”的迹象,不妨抽出些时间多陪伴父母。如果父母仍有很强的购物欲望,可以带父母去实体店消费,降低父母对网购的依赖。
同时,子女不要过多苛责老人的网购行为。因为很多老人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时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是老年人难得能获得成就感的时刻,子女不要一味抨击。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中老年人网购经验不足,会遇到货不对版、少发漏发、质量不佳等情况。对此,陕西九州同律师事务所律师崔芊认为,中老年人网购一定要时刻留意各种“坑”,尽量保留好购物凭证,如发货单、发票、聊天记录等,以便维权;网购中遇到拿不准的情况,最好多和子女通通气。
“如今各类商品的价值越来越透明,商家如果给消费者让利过多,那他又如何赚钱?”据此,崔芊提醒中老年消费者,网购遇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时,请务必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8日,十四运会陕西省筹委会信息技术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信息化系统基础知识、顶层设计、关键环节与工作部署等...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