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背后是汗水 陕西航天动力推举北斗卫星收官发射见闻
“5、4、3、2、1,点火!起飞!”
6月23日9时43分,千里之外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奔向太空。此时,在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报告厅内,观看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的150名航天人第一次鼓掌。
大家目不转睛盯着央视发射直播画面,手中的国旗随着火箭发射节点,有节奏地挥动。大投影上方“二十载圆梦北斗璀璨满天星,国家队助推航天强国再出发”的横幅在礼赞20载付出的同时,也定下了未来的奋斗目标。
20载,艰苦奋斗。
20载,玉汝于成。
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建设。
2000年以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共组织了44次北斗发射任务,利用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先后将4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成功率100%。创造了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中国奇迹,长三甲系列火箭也因此被称为北斗组网的“专属列车”。
作为液体火箭动力“国家队”,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承担着发射“北斗”千余台型号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和试车任务。每一次发射,外人看到的是成功,背后更多则是他们的默默付出。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副总师李伟民的心情“由紧张到自豪”。“北斗”系列各种型号发动机都是经过他们单位考核、验证,然后放行的。从业30余年来,李伟民先后参与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探月工程等多项航天发射任务,正是有了他们的严格把关,才有了“金牌动力”。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液体动力全部来自陕西。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生产的75吨级和4.8吨级常规发动机、8吨级氢氧发动机,分别承担着火箭的助推和一级动力、二级动力、三级动力。研制的姿控发动机系统、“远征一号”上面级发动机、卫星490牛发动机和推进系统,也分别为箭体姿态调整、卫星精准入轨等提供了贴心服务。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担负着发动机设计工作重任。当天,火箭的9台发动机是他们设计的。在44次发射中,一次最多有10台发动机与他们有关。11所二室主任孙海雨说,20年来,我国每年发射火箭频次由几发到35发以上,工作效率提升固然有航天人的努力,更离不开综合国力的提升。
北斗三号系统建成后,将形成满足我国国民生产建设需要的导航、定位、授时系统设施,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有质量,幸福指数也随之提升。
10时15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外宣布:卫星进入预定轨道,状态正常。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副院长马双民说,20多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北斗一号、二号、三号提供了全部液体动力系统。未来十五年,他们将瞄准载人航天、空间站、探月三期、深空探测新目标,继续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 薛生贵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王强)6月18日,陕西省慈善协会举行接受款物集中捐赠仪式,并隆重表彰17家慈善抗疫捐赠额在50万元以上和7家新近捐...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