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物探探探特别报道 8位专家坐镇,50余位收藏者携200余件藏品现场鉴定,20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 免费鉴宝发现多件珍贵藏品
专家对持宝人的藏品进行鉴定,20万人次在线看直播华商报记者 张杰 摄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华商报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合作对民间收藏文物免费公益鉴定活动进行直播,20万人次在线观看。鉴定活动中,发现了多件珍贵藏品。
>>现场
50余位收藏者
携200余件藏品现场鉴定
活动定在9:30,但早上8时许,科技一路省文保院门口就已坐满前来免费“鉴宝”的收藏者。将近9时30分,8位专家就位,活动开始。
8位专家分别是: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员刘云辉,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韩建武,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尹夏清,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物总店研究员崔庚浩,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原副主任郑怡,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物总店总经理秦怀戈,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徐涛,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权敏。
当天被推荐重点鉴定的有9件(套)藏品,其中8套主要进行了传统眼学鉴定、1套藏品进行了科技鉴定。据统计,共50余位收藏者携带200余件藏品到现场来请专家鉴定。
>>鉴宝
清代中期豆青釉荷花纹花口大盘造型非常漂亮
第一件藏品是位小伙子带来的,他说是帮朋友来鉴定,这是一件尺寸比较大的瓷盘。专家秦怀戈现场测量,这个大瓷盘直径34厘米、高6.5厘米。
秦怀戈表示,这个东西品相很不错,其标准定名应该是“豆青釉荷花纹花口大盘”,年代应为清代中期,发色也非常漂亮,接近梅子青的程度,是清代中期的一件比较好的藏品。
景德镇这种豆青釉起源于龙泉窑,是在宋元龙泉窑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明代龙泉发色不是很稳定,出来的颜色有深有浅。但到了清代尤其是清代中期,就达到了非常稳定的阶段。
这件藏品很不错,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它里边整体是盛开的莲花造型,花瓣组成一朵盛开的莲花,中间还有莲蓬,造型非常漂亮,建议好好收藏。”秦怀戈说。
一对鸢尾花花纹青花瓷瓶
是康熙年间的出口回流
第二件藏品也是瓷器。这是一对17厘米高的青花瓷瓶,秦怀戈看过后表示,这对器物的盖子是后配的。
带藏品来鉴定的年轻人也表示,是帮亲戚朋友来看的。
秦怀戈仔细看过后表示“还不错”。基本上可以断定,是清代早期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从花卉上看,主体花纹是鸢尾花。鸢尾花花纹最早出现于欧洲,欧洲一些家族的族徽纹饰上经常用到鸢尾花。从这两点看,这件这个东西应该是中国的外销瓷。应该是欧洲在清代定烧以后,通过贸易流到欧洲,现在从欧洲流回中国。
“在清代早期,东印度公司当时的贸易,中国瓷器在欧洲非常珍贵,所以通过贸易过去了很多中国的瓷器。但中国传统的纹饰又不太适应欧洲人的审美,所以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种把欧洲喜欢的纹样拿到景德镇进行中国的青花绘画,制造欧洲喜欢的品种。”秦怀戈说,“该藏品相对完整,保存得不错。这个纹样在欧洲也有一定量,前几年荷兰一个收藏家把一件同样的东西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现在上海博物馆展出。这个时期的绘画风格在青花上的层次非常鲜明。在康熙时期青花有青花五彩之说,但是它五彩不是色彩的,是在这青花的浓淡上能表现出来不同的色调,所以这一对儿非常的难得。上海博物馆是一件,这个是一对。但缺憾就是盖子是后配的。这件东西很难得,将近300年了,能保持这么完整非常难得的,经济价值不菲,建议好好收藏。”
两件纹饰和工艺“考究”的玉璧被专家判断为现代仿品
随后,有两位收藏者带来了两件玉璧。专家刘云辉鉴定后表示,玉是真玉,是透闪石玉,但这两块玉璧都应是现代人做的仿品。
第一块玉从表面上看,其形制一般流行在战国晚期到汉代初年,纹饰也是古纹,和战国晚期到汉代初年的古纹特征还是相符的。但仔细再看,这个东西太规矩了,“当时虽然有铁质的琢玉工具,但做出非常规律的东西还是做不到的。”
第二块玉璧上面还有黑沁色,给人感觉完全像是战国晚期到汉代初年的一件小玉璧,上面没有纹饰,一个面上有切割痕,玉质不错,比较温润。“但古玉有古相,我感觉这也应该是一件仿造的东西。从工艺角度来看,是在极力模仿古人的工艺,但实际上是现代人的工艺。”
>>提醒
实际上“没漏可捡”
搞收藏一定要理智
郑怡表示,当今社会人们对收藏热都追捧得非常热烈,有的甚至一点收藏知识都不具备也热衷高收藏,有的人甚至倾其所有买了很多假东西。“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没漏可捡。大量很恶俗、很粗俗的仿制品,有的是工艺品,充斥于市场。告诫大家,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对于收藏就是玩玩而已,不要花太多的钱,更不要用太多的时间,也不要听人讲故事。这种讲故事、写剧本,埋地雷的事就在身边,随时都可能发生。”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摄影 张杰
新闻推荐
注意!大雨+降温模式来袭 15日夜间至17日陕西省将迎来今年入汛以来强度最大强降水过程
本报讯(记者郭旭)昨日,记者从省市气象部门了解到,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和低层切变共同影响,15日夜间到17日陕西省将迎来今年...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