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健康码:疫情下的大数据实验

甘肃工人报 2020-06-03 09:00 大字

胥大伟

目前,健康码已成为各地防疫的标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推出的健康码多达近百种。以江苏为例,苏州有“苏城码”、无锡有“锡康码”、南京有“宁归来”。此后,江苏版的健康码——“苏康码”正式上线。“码上加码”的现象在各省市屡见不鲜。在湖北,每人有五六个码的现象十分普遍。

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指出,各地健康码尚不能互认主要有三个原因:不同省份的风险等级、响应级别和防控要求不同;各地健康码生成的标准不一;健康码只能证明受检者当时的状况,此后的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据此判断。比如,陕西的规定是,近14天内和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判红码,但黑龙江则要求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统一判红码。

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数据资源处处长齐同军认为,健康码互认,表面上的难题是技术和标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各自利益的“小算盘”,缺的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意愿和决心。

国务院电子政务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提供了各地跨省份互认共享的三种路径:第一种,通过跨地区防疫健康信息的数据共享,在本地的健康码中增加跨地区的互认功能;第二种,各地健康码与全国一体化平台的防疫信息码对接,以全国一体化平台上的防疫信息码为中介进行转换;第三种,对那些没有建立本地健康通行码的地区,可以直接采用全国一体化平台上的防疫信息码。

深圳市龙岗区大数据中心主任乐文忠说,三种路径中,第一种难度最大,健康码跨省互认,意味着不同区域政府间要向对方共享自己的数据资源。与省、市内部不同政府部门间的数据整合相比,省与省之间的行政壁垒更难突破。

在国家层面,对数据共享也在深化。根据已制定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接口标准》,各省各部门可以调用查询全国统一的确诊、疑似病例数据库,密切接触者数据库以及县域风险等级数据库,以实现基础数据的共享互认。这意味着,国家数据库主动对地方“敞开”。

从频繁出现的“变色”困扰,到近期的“跨省互认”难题,健康码能走多远,始终是业内讨论激烈的一个话题。与公众对隐私的担忧不同,地方政府作为健康码推行的主导力量,在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行政资源和成本之后,如何让之前的投入更好地转化,成为他们的核心考量。各地政府正在尝试拓宽健康码功能边界。2月21日,杭州健康码升级,实现了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的打通使用,杭州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可凭健康码看病的城市。

在广州,新“穗康码”将作为实名电子身份证明,一次生成长期有效。上海则将“随申码”定位为市民(企业)工作、生活、经营等行为提供数据服务的随身服务码。

健康卡、电子卡、社保卡、驾驶证,在乐文忠看来,这些不同的身份证明共同构成了一个“市民画像”。虽然政务电子化让这些身份证明从纸质转为线上,但在不同场景要出示不同的码,仍没有实现流程的真正简化。在乐文忠的设想中,不论是全国范围内的“一码通行”,还是“一卡通行”,未来就医、查驾照、上学或去银行办理业务,只要出示一个二维码,前台的服务人员和后台的查验人员就可以即时获取相应的数据,所有数据全部打通,才是理想状态。(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新闻推荐

全省首期思政课教学试点学校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结业 40余名教师被聘为首期思政课辅导员

培训班师生合影5月28日至30日,来自全省30多所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首期试点学校的校长及思...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