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杨凌:小城“双创”大作为

农业科技报 2020-06-01 21:28 大字

日前,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因2019年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融通创新等方面,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今天的杨凌,以科技为引擎、“双创”为动力,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奋力前行。

5月19日,杨凌科创中心各个创业孵化区里一片繁忙景象。入驻该中心的姜义亮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博士生,他早早就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不少地方环境问题突出,土壤修复和改良需求激增。我们都是学土壤专业的,正好有用武之地。”姜义亮说,在杨凌示范区提供的种子孵化资金、人才专项等“双创”配套政策支持下,他和几位博士一起创办了锦华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如今,这家农业科技公司发展得有声有色,姜义亮在杨凌的创业之路走得十分顺畅。

在杨凌,不仅有姜义亮这样的大学生创客,还有凯瑞生物、龙翔数字等一批大学院所科技人员创办的企业、教授工作室入区发展。

自2019年以来,杨凌深入推动区校融合发展,建成科创中心和大学科技园,引进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全面推动区内两所大学与示范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度融合”,让高校科创成果转化为优势产业资源,培育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优秀创新源。

在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职业农民马新世说:“农业科技创新就是要把‘不可能’变成‘大有可能’。”他不断钻研,探索出了“3+2”农业技术体系,实现了土地在休养中生产,为杨凌现代农业示范推广再添亮点。为助推农业“双创”,杨凌充分发挥农科教资源优势,2019年,面向旱区培训职业农民4.5万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职业农民入驻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学习。同时,杨凌积极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创新创业。2019年,杨凌在省内外新建示范推广基地26个,基地总数达到344个,全年示范推广效益达220亿元。

此外,杨凌还积极搭建农业特色“双创”支撑平台,强化科技创新支撑。2019年,杨凌新增农业专业孵化面积10万平方米,孵化总面积80多万平方米;引进农业物联网、云服务平台4个,各类专业化服务平台达20多个;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区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建成了杨凌“双创”在线服务平台,为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双创”服务。创新创业精神生根发芽,创业环境不断优化,杨凌正一步步变成创业者的“梦工厂”。

(陕西日报记者 程刚 见习记者 王姿颐)

新闻推荐

陕西事业单位招聘5512名教师医疗卫生人员 应届和两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毕业生不少于70%

本报讯(孟珂独萍)5月29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消息:陕西省部分市(区)和省属部分事业单位将从高校毕业生中统一公开招聘...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