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消失的陕北农谚 文/张有庆
陕北受特殊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人们主要以农业生产方式为生存基点。陕北具有悠久的农业历史,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和生活基点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认识,亦不断将经验来验证和提炼,用自己朴实、无华、生动、形象的“受苦汉”的话说出来,便成为“农谚”。陕北农谚富有一定的思想情感、浓郁的地方特色,这是劳动人民群众在生产与生活中有感而产生、有情而抒发的。农谚的作者是众多的农民们,出自他们的创作、他们的口中,自然而然是通俗易懂的,没有生涩的、文质彬彬的感观。许多农谚又多是朗朗上口的,富有诗意的,易于人们接受的,又是能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的。因此,陕北农谚在民间文学中占有很高和很重要的地位,是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的法宝。
陕北农谚不同陕北方言,受外来的山西和蒙地语所影响,是土生土长自己区域的语种。陕北农谚产生在自己区域的农民口中,又在自己的群体中一再证实,一再延续,世代相传。在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其中包括天象的、节气的、农业生产耕作的、管理的、收获的、贮藏的等等。不失为一部反映自然科学规律的、符合初具科技的、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的大百科全书。
反映看云识天象的农谚
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重要的关系。农作物随时都可能遭受天时的旱、涝、风、冰雹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这就给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生产活动带来了莫大的损失。农民通过长期的摸索,不断地观察,慢慢掌握了老天爷的一些周期脾气。在自然灾害未到之前,做好一些预防准备工作和抵抗自然灾害的有利措施,这对农业的增收增产无疑起到一定的决定性作用。
农谚说:“天变一时长。”这充分说明天气的变化不但在一个周期内,就在一天之内的变化亦是多端的。过去的陕北根本没有气象站(台)来预报天象的变化,农民只得根据看天象、识天云、感知大气的流动、以天象农谚来预测天气变化。
如预测大好晴天的农谚:天上有瓦瓦云,地上热死人;早烧不出门,晚烧晒死人;天旱不望疙瘩云,女穷不望娘家人。
如预测将要有雨的农谚:乌云接爷(太阳),等不到半夜;燕子低飞有雨意,蛇过道有雨来;今晚蚊子恶,明天有雨落;瓮穿裙,雨淋淋。
如预测刮风的农谚:强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早起刮风黑里住,黑里不住刮倒树。
聪明智慧的劳动农民群众,经过长期的、认真的、仔细的观察天象、气象、物象等自然界微妙变化和反映以及自身的感知认识,逐渐形成了相互传递的口头语——农谚。
遵从节气时令的农谚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和活动中积累了极其丰富,有关节气变化、气温走势、时令转换的经验。又根据一年气候的变化,分为春夏秋冬,进一步来分二十四节气。陕北人把节令看得十分重要,农人们更是把节气视为“法规法令”。只有遵从这一“自然法规”,在这一法规的框架下运作,进行着春播夏管秋收冬藏,如若跳出这一“自然法规”的框架,将会受到大自然的必然惩罚,故有农谚告诫人们“节令不饶人”。
二十四节气在春秋时代已初立,以后通过农业生产实践,又逐步充实完善,到秦汉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的确立,以黄河流域中下游的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陕北农民又根据本土的实际生产活动经验,依照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创作出很多按照节气不同的农谚来。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到“大寒”的农谚,流传的为数极多,我们选录一二则,以此来看出农人们对各个节气的关注和重视:春打六九头,耕牛遍地走;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立了夏,牛打下洼;立夏就地生火;芒种前乱种田,芒种后只种糜子不种豆;夏至十日麦尽黄,开过十日都上场;麦黄糜黄,绣女出房;小暑大暑,灌死老鼠;立秋一十八,百草结疙瘩;秋分糜不得熟,寒露谷等不得;养过寒露不怨天;冬至百六(106天)是清明,九九三天是惊蛰;小寒随大寒,拾粪不偷闲。
不难看出,上述引谚有的反映气候变化,有的描绘出因气候的变化而自然现象亦发生变化,有的告诫人们在农事活动中遵从节气时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的推算出各个节气中的日期等。
反映农事活动的农谚
陕北农民,在一年的农事活动中凝练和总结出极其丰硕和宝贵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以口头传递的方式表达出来,传递下来,以告诫后人们以此来从事农业活动,其中极为富有的、生动形象的,包括整地耕耘、选种入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的农谚数目也极多,内容也丰富。如说田间管理的程序锄草培土,就有许多的技巧和技术要掌握好,不少的经验要实施。比如有经验的老农告诉人们:“丰收没有窍,一苗二肥三锄草。”这里面的学问就有学头,这“一苗”是说锄地除草时要注意锄头底下的庄稼苗子,留下好苗子才有好收成。亦有农谚说:“见苗一半收。”要选好肥、壮、好的庄稼苗子,不得锄掉。为此,还要考虑周边苗子的行距与株距。第一个细微的工序与环节,不得粗心大意,要以农谚的经验来行动。“二肥”是指在田间管理的同时,要追好肥料,不得延误时机。“三锄草”更是田间管理锄草时不可掉以轻心的事,锄草锄地不但起保墒作用,有农谚“锄头底下三分水”之说。还要将杂草锄尽,不留后患,更要注意庄稼苗子底下是否留有杂草的“站岗者”。锄地除草时,有农谚说:“头伏锄地一碗水,二伏锄地半碗水,三伏锄地碗底水。”此农谚强调早锄地早保墒的重要性。此外,在锄庄稼苗子地之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庄稼,所留下的苗子亦有别。有经验的老农得出的实践农谚为“谷要稀麦要稠,高粱地里卧下牛”“豆子地里卧下鸡,还嫌豆子稀”。这些农谚告诫人们在锄草锄地留苗子时要注重的事项,无需累述,有关密植稀播的庄稼,老农们入种时就注意这些事了。另外什么庄稼锄多少次,农谚也有说法,如“谷锄三次八米二康”。就土地的干湿、所种的庄稼,锄地时,也有讲究的,农谚如是说:“干锄糜谷湿锄豆,露水地里不锄薯。”
除此而外,农谚涉及水土灌溉、防治灾害、倒槎复种、农林畜牧等各个领域。农谚对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与生活习性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有益的力度,是陕北灿烂文化的一颗珠,成为陕北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亮点,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及生活中作出一定的贡献。然则,时代发展到今天,陕北农谚的处境,已到濒临消失的境界。随着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农民纷纷离开农村涌入城市,还有更多的农民,到外地掘金去了。至于那些孙子辈们,有的早已学有成效,跳出“农门”,闯荡大世界走了,有的正在学校求学读书。退耕还林政策的强化,农村土地大量闲置,是野鸡与山鸡对歌的平台、野兔们出没愉乐的世界。由是,农人们离开土地,也就不再口传农谚。陕北的这一宝贵遗产,不像陕北方言一样,还有人研究、整理、出版文稿,留给后人精神财富。陕北农谚濒临消失境地,有识之士是否对此引起重视,为后人研究陕北民间文学、农业生产等做一些有资可鉴的工作。(作者系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新闻推荐
记者从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固体饮料、压片糖果、...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