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 200多册 5000多个门类 七旬老人剪报剪出“百科全书”
魏稳生的剪报具有地方特色本报记者 李宗华 摄所有剪报都分门别类整理成册本报记者 李宗华 摄昨天上午8点,魏稳生准时坐到阳台的书桌前。他刚出院,积攒了好几天的报纸,还没来得及看,他计划利用整个上午,先把报纸看一遍,再分门别类地将有价值、有趣味的文章剪下来,贴在专门的本子上。
他家的阳台,厚厚的剪报本摞了200多册,根据内容分成5000多个门类,从奇闻趣事、探索与发现、民间古村落,到民谣、陕西饮食、古诗妙事……包罗万象,无奇不有。
坚持剪报55年
西安浐灞新城小区,76岁的魏稳生以收藏旧报纸闻名。业主们之间广为流传一句话,“魏伯伯家的旧报纸,就是百科全书”。
收藏旧报纸的习惯,最早可以追溯至1965年。彼时,魏稳生在新疆当兵,一次感冒去看病,遇到一位军医。在对方的启发下,他开始搜集各类报纸,从此对此爱不释手。“我喜欢报纸,给我一种置身于大世界的感觉。”为了剪报,他还专门买了一把剪刀,这把剪刀从1965年开始一直陪伴他到现在。
剪贴报纸的过程,也是魏稳生阅读、思考和再创作的过程。每一个剪贴本都要经过选题、剪裁、分类、粘贴、编辑、封皮等多道工序,此外,他还会将自己的读报感悟,批注在本子上。
剪贴本的内容,也会进行不断地更新。有的本子上,围绕同一个门类,却贴满了不同时期的报纸,将新闻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成为特殊的文献资料。
很多问题可从剪报本中找到答案
魏稳生曾在西安公安灞桥分局工作,退休至今,他每年都会订各类报纸,他搜集的旧报纸中,除了一些全国发行的报纸外,大多以陕西当地的报纸为主,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他看来,报纸因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报道方式,内容更鲜活、更易懂,更适合大众传播和阅读。
以“茶文化”专辑为例,魏稳生详细列了34条目录,从茶的起源、真伪辨别,再到茶叶储存、斗茶和茶道,内容之详细、涉猎之广博,让人叫绝。
“这个完全是‘独一份’”老伴杨阿姨开玩笑称,从全国各地的报纸中,将同一主题的报道搜集、整理成册,不仅有历史性、故事性,还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几乎不会再找到第二个版本”。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能在报纸剪贴本中找到答案。有人要给孩子填报高考志愿,上他家查看相关门类的剪贴本作参考,也有人请他给社区讲课,普及全民阅读,对此,魏稳生从不拒绝,“剪贴本可以是独家的,但知识只有分享出去,才是最有意义的”。
本报记者宋雨
新闻推荐
□记者张姣姣省政协召开“树立健康理念,加强疫病防控”专题协商会议,与会省政协委员就巩固抗“疫”成果、推动陕西省疫病防...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