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一手诗格 一手家国

西安日报 2020-04-26 06:57 大字

万仙待客秋色中(赵凤岐)南梁火种(赵凤岐)争分夺秒(李亚南)

○肖雪

“山水总归诗格秀”,是著名山水画家赵凤岐极爱的一句词,在他的创作中,你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满溢于笔端纸上的雅致空灵,诗情画意、秀美可人。这句词出自“清词三大家”之一纳兰性德的一首《忆江南》,但这位以“清丽婉约、格高韵远”词风著称的大词人,也有不少边塞诗留世,诗风亦雄浑沉郁、气象广阔,如“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再如“征人自是无归梦,却枕兜鍪卧听潮”,意境高远、感人至深。词人写情隽秀哀婉,论及家国却也有一番壮怀豪情,这其中的对比恰如国画中的浓淡干湿,别有一番意趣。巧的是,深爱纳兰性德诗格的赵凤岐,也有颇具对比意味的另一面。

庚子年初始,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肆虐神州,万千医护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逆行驰援,感动了无数宅家抗疫的人们。赵凤岐也是其中一员,年已古稀的白发画家震撼于医护工作者们毅然前行的背影,也心疼他们忙碌一天后脸上深深的勒痕。“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思量再三,赵凤岐还是拿起了自己最熟悉也最热爱的画笔,带动自己的多名学生一起,为陕西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创作画作。下笔轻灵的画家,谆谆教诲学生们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时刻铭记自己的艺术应深深扎根在家国土壤上。“国家是我们永远的后盾,值得我们永远感恩。”他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贯坚持教师不能只教授技艺,还要传递精神、情怀和感恩。“一个画家不应只有一手绘画技艺,还应热情投身社会,有奉献、有担当、有良知。”一场用画笔致敬社会担当、传递爱国情怀的感恩笔会,由此发端。

几天工夫,赵凤岐和学生们创作出30余幅画作,画花鸟的白剑波、董培玉来了,画山水的杨浩莹来了,画老虎的王一安来了,中青年画家舒新苗、冯安麟、郭侬蒂和李元香也来了。白发苍苍的老师与他们一起在工作室里作画,并肩泼墨、挥洒诚意。下笔,仍是赵凤岐独有的意趣,线条、色块自有灵性,跳荡的、热烈的、恬淡的、空灵的,如在纸上自行舞蹈歌唱,谱一曲美好的生命乐章,使人观之忘俗忘倦。呈现在纸上的是凝固的线条色块,折射在眼中却是流动的山川烟霞,树梢仿佛在风中起舞,泉水似乎还潺潺有声。静观片刻,如有山风送爽,隐隐得闻松涛阵阵、鸟鸣啾啾,林间特有的负离子扑面而来。

学生们的画作丰富多元,有山水、有动物、有花鸟,当然还少不了最让人动容的抗疫一线白衣天使的身影。70后画家李亚南擅长人物画,他的《争分夺秒》中,行进的手术车旁,身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的医护人员看不出表情,但弯腰奔跑、躬身查看的姿态都展示出他们急迫的心情,仿佛能听到他们在给彼此加油,“再快一点,我们就能多救几个患者!”30多幅作品,连起来足有50米长。“经过润色、装裱后将会统一捐赠给从武汉一线凯旋的陕西医务人员。”

缥缈空灵的诗格雅韵,雄浑厚重的家国情怀,像画中的光影浓淡,是分而有序的对比,看似一轻一重、一柔一刚,却统一于一画一轴之中,是一位艺术家风格与人格、作品与人品的两个评价维度。一手诗格,一手家国,赵凤岐一贯秉持的感恩、奉献,在疫情面前也未曾褪色。

新闻推荐

陕西省发布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 加强疫情防控 预防手足口病

本报讯(记者张潇)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好转,学校相继复课,手足口病等传染性事件已进入多发时段。4月25日记者...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