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灯完灯佑孩童
“送灯”和“完灯”,都是为孩子们送上美好的祝福
○马小江
在我国传统春节民俗里,陕西民俗可谓独树一帜。这里民风淳朴,且具地方特色。送灯和完灯,便是其中一项。
每年过了正月初六,路上出门走亲戚的人流依然不断,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送灯的,且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四。在我小时候,记得姐姐出嫁后第一个春节,父母就带着我和二哥,还有早已成家的大哥一家人,在正月初七这天带上备好的礼品,前去姐姐家“送灯”。按照我们渭北平原一带的习俗,娘家人(女子的父母或已婚的哥哥、弟弟)要在正月初三到初八中的一天,给出嫁的女儿“送灯”。“送灯”主要是送两个大红灯笼,还有10支蜡烛。因为是结婚第一年,所以,礼品中另外还有母亲亲手制作的面塑。听父亲说:“‘送灯’是祝愿姐姐一家前途光明、幸福美好。”到了正月十一,姐姐便叮嘱姐夫把灯笼挂在自家大门上,一左一右,以示吉祥。
后来姐姐有了孩子,每年出门送灯便成了我们兄弟几个的“必修课”。做舅舅的,给外甥和外甥女每人都送一个小灯笼和10支小蜡烛。孩子们见到灯笼都很高兴,过了初十,晚上就可以挑着灯笼去找同村的伙伴玩耍。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孩子们玩完后跟一群玩伴们把灯笼一碰,眼看着灯笼化为灰烬,然后开心回家。
当然,送给外甥的灯笼要比原来送给姐姐的灯笼小一点,目的是便于让孩子提携。除了灯笼,一般还要送花馍。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花馍就改成了麻花和饼干之类的食品。直到两个外甥相继长到12周岁时,舅舅们最后一次给孩子“送灯”,这一次被乡下人称为“完灯”,也是最隆重的一次送灯。我们分别给孩子送去了台灯或手电筒之类的礼物,姐姐一家人还精心准备了几桌饭菜,盛情款待了我们。因为这标志着孩子从童年进入少年,送灯、玩灯到此终止,故被人们称为“完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制作灯笼的工艺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各种材质、形状的灯笼每年春节相继亮相。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和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喜好,商家每年也都会开发出许多新的款式。过了大年初七,无论城市还是乡下,大大小小的孩子手里都会提着自家舅舅送来的各式灯笼,满心欢喜、招摇过市。
探究“送灯”这一习俗,过去,因为医疗条件很差,小孩自出生到长大成人很不容易,大人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只好把希望寄托于神灵。再细看送灯时作为礼品的花馍,第一年送灯时送上的是以蛤蟆(蟾蜍)为首的一组动物面塑,包括鸡、鱼、小龙(蛇)、团儿(獾)或锥巴儿,分明是一组面塑图腾形象。锥巴儿就是蝌蚪,俗称蛤蟆鱼,当地人称之为“茧儿”馍,包含孕育子孙的意思。第二年以后,渭河北一带变成12个团儿馍,渭河南一带是10个锥巴儿。娘舅家蒸“茧儿”馍时还有一个讲究,眼要大、额要宽,那显然是祝福外甥、外孙聪明伶俐的意思。记得母亲在蒸“茧儿”馍时,常常用红豆做眼睛,拿锅下烟炱跟面和在一起做眼眉,蒸出来的“茧儿”馍样子就更加栩栩如生。
一年又一年,舅家给外甥送灯的年俗一直在延续。随着时代的变迁,“完灯”习俗也在不断演变,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近年来舅家除蒸一对“老虎”花馍外,还要给孩子送上台灯或手电筒等,寓意前途光明。还有的送文具、书籍等学习用品,而孩子父母的亲朋好友,也大多要赠送衣服或行“干礼”(现金)。人们延续着古老的“送灯”和“完灯”习俗,意在为孩子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与期盼。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薛生贵)1月3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1月23日起预付第一笔医保基金,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医保部门已向定点...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