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追寻先祖足迹 张骞墓立碑县令之曾孙来城固游访

汉中日报 2020-01-22 09:33 大字

龙 共 最近,张骞纪念馆迎来了一位特殊游客,他是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退休院士,与城固有着一定的历史根源。他是光绪年间曾任城固知县、整修过张骞墓、并撰文立碑的胡瀛涛之嫡曾孙胡隆基先生。城固白崖村是张骞的生地,村内有张骞祠,饶家营村张骞纪念馆内有张骞墓,是张骞的归葬之地。

两千多年来,张骞墓不但受张氏后裔及民众的祭拜和保护,且也受到了社会贤达的敬仰拜谒、历代官方政府的保护与重视。张骞墓前所立的碑石多为清代及民国后所立。据城固县志载的几次整修张骞墓,第一次是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陕西巡抚毕沅在任时,为陕西许多处古墓遗迹做了整修,乾隆四十一年(1776)毕沅主持整修了张骞墓,他据方志记载,经考证后,亲书“汉博望侯张公骞墓”,刻石立碑加以保护。此碑现存张骞墓前,这座碑石给我们留下了张骞墓在历史上有籍可考的第一次整修证明。第二次整修张骞墓是清光绪五年(1879)城固县令胡瀛涛。胡瀛涛,四川云阳人,光绪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城固知县,他非常敬慕张骞,见张骞墓荒芜破败,心内不安,决定进行整修保护,又见张骞后裔张楷等人呈送有修缮张骞墓的请示报告,于光绪五年拨款对张骞墓进行了大修,立碑石两通,撰文记载张骞生平功绩,并在墓周栽植柏树进行保护。从陕西巡抚毕沅整修张骞墓立碑石,城固县令胡瀛涛整修张骞墓立碑石植柏可知,张骞墓虽为张氏祖茔,但其作为对历史有贡献的名人之墓葬和重要历史文物遗迹,早已被官方政府纳入重点保护序列。

胡隆基先生退休后在整理家谱家训中,发现曾祖曾在光绪年间任陕西城固知县,并为整修张骞墓撰文立有碑石,又知城固张骞墓、五门堰、杨填堰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仰慕曾祖任职之地人文历史如此厚重,一个县内竟有三处世界遗产让人惊憾,前来拜访寻游之心油然而生。

在张骞后裔,县遗产办主任张利军陪同胡先生参观了张骞纪念馆,张主任又联系了原张骞纪念馆馆长,现任城固政协常委王亚萍主任,王主任将张骞墓在历史上有过记载的几次整修立碑植柏保护和申遗成功等对胡先生做了详细介绍,说:“你曾祖胡瀛涛知县是有记载的第二次整修张骞墓。”并深感他曾祖整修张骞墓撰文立碑石、植柏为保护历史文物所做的贡献不但功不可没,也为张骞墓申报世界遗产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胡先生告别城固时感慨的说:“真不亏是张骞故里,张骞宽宏量大、诚信待人之品德,已深深的烙印在了人们的心灵中。

新闻推荐

2019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逾25793亿元

本报讯(记者张姣姣)1月20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烨介绍了2019年陕西省国民经济...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