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年夜饭形式变得丰富多样 创新背后是时代人文需求

西安日报 2020-01-22 07:15 大字

年夜饭(虫图·创意)

年越来越近,一年里最隆重的团圆饭——年夜饭也即将登场,春节的大幕由它拉开。年夜饭的形态也在时代大潮中悄然变化。传统的“自家宴”、饭店里预订的团圆席、境内外旅游过年的特色宴、电商加入带来更多选择、“年中饭”的出现……如何在变化中传承年夜饭文化?

■记者陈黎实习生韩笑

在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近日主办的第二届年夜饭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上,专家学者认为,年夜饭未来形态会更加多姿多彩,但阖家团圆的内核不会变。拥抱时代进行创新,年夜饭反映的家国文化会持续传承。

年夜饭的时间地点在悄然变化

年夜饭是春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它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它也是年前的重头戏,丰富多彩、讲究寓意。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的习惯如今已经很少有家庭保留,但不变的是它仍然是中国人一年里最隆重的团圆饭。尊老爱幼、互敬互爱、阖家团圆……年夜饭也寄寓着中国人的幸福观和价值观。

其实诞生于农耕文明的年夜饭,如今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经济现象。回想上世纪80年代的年夜饭,是回家长辈们做的“自家宴”。在日益城市化的今天,人们开始走出家门到饭店吃年夜饭。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变,年夜饭的就餐地点和时间也在变化。

从农耕文明进入城市化进程,中国人的大家族在往小家庭的转变。“目前一个大家庭的家庭成员,很多已经不在同一个地方或者同一个城市居住。”著名经济学者、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说,但过年前大部分中国人要回家吃团圆饭是不变的。每年过年的过亿人次春运返乡大潮,也说明了这点。但今年的情况有所变化。记者获悉,根据12306数据显示,年前出现了逆向春运的潮流,原来是春运旅客出发地的北上广,如今却没有那么火热。相反广州、重庆、北京等城市成了旅客到达目的地的热点。不返乡过年,把父亲接到城市里过年成为了一种潮流。

变化的不只是年夜饭就餐的地点,还有时间。著名传播学者、西安交大人文学院博导、教授黎荔提到,近年来出现了“年中饭”。就是一个家族会选择在大年三十的中午,在饭店相聚吃团圆饭。虽然这种变化不符合传统守岁的习俗,但却迎合了城市人的生活节奏和状态。“可以避开饭店里的年夜饭高峰,也符合人们健康理念的变化。”她说现在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晚上吃清淡些成为一种共识。太丰盛的年夜饭放到中午更合适。还要考虑到大城市的交通成本,中午聚餐家族成员的时间相对宽裕,晚上又可以归回小家庭春晚时刻。“年中饭”的出现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时代人文需求带给年夜饭创新空间

如今的年夜饭也有了网络时代的痕迹。“现在的年夜饭市场出现了几种细分。”黎荔说,中小餐厅正退出年夜饭这块“肥肉”的追逐,除了高级餐厅,还有电商加入。“现在很多消费者会通过盒马鲜生、淘宝等网购平台购买半成品年夜饭套餐。”她提到天猫推出的老字号计划,上淘宝点击年夜饭会出现1000多种选择,价格也高中低都有。这是网络时代电商带来新零售、新业态、新物流的体现,让年夜饭实现工业化产出。

还有共享经济时代带来的新的服务——私厨上门。这两者都能满足年轻家庭对省时省力的需求,也让家中老人轻松起来。过年时间里阖家欢乐的时间多了,家人可以一起享受欢聚时光。“这是时代的消费升级带来的时代潮流。”

随着交通的便捷、网络时代的行进,更多的海外生鲜也登上了中国人的餐桌,年夜饭也不例外。“如今从墨西哥的牛油果、泰国的椰子汁到加拿大的北极贝都能轻松获得。越来越多优质、廉价的海外食材来到中国时,也给了年夜饭中西合璧的发挥空间。”黎荔说,其实西方餐饮已经在逐鹿中国节庆市场,比如推出的冰激凌月饼等,所以餐饮业可在年夜饭食材上更海纳百川的创新,也体现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气度。

年夜饭的变化和未来趋势和中国家庭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如今在大家族向小家庭变化、老龄化趋势以及空巢老人数量增加……这个背景下,年夜饭体现的“尊老爱幼”“阖家团圆”等关键词更像是一种人文关怀,该如何实现?黎荔认为空巢老人想要结伴吃年夜饭过春节会是一个新的形式,要尊重这种现实和需求。今后可能会出现“战友团年夜饭”“同学会年夜饭”等形式。需要更多场景化、主体化的策划来发掘,尊重、满足这个时代不同群体对年夜饭的需求。

年夜饭形式万变不离“团圆”核心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原来是家的团圆,一桌年夜饭要早早操持,费时费力,菜品丰富,年年有“鱼”。但现在随着时代的变化,忙碌的节奏,去酒店吃年夜饭。或者一家人旅游过年,在外地甚至国外的饭馆吃年夜饭也变得并不罕见。围着“家”坐下来吃的年夜饭,其表现形式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但不管如何变化,年夜饭呈现出的家庭团圆的核心没有变,家文化的灵魂没有变。”张宝通说,无论这顿年夜饭在哪里吃、吃什么,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

著名民俗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傅功振认为,年夜饭体现出中国人独有的家国情怀。重情感的中华民族,过年是以亲情为核心,爱情、友情、乡情、国情、民族之情这六情最集中的粘合期,也是中国“和合文化”最为集中的体现。从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开始,小家团圆启幕了。然后,再到拜年、各种节庆活动,最后到正月十五的举国团圆欢庆,彰显的是中国独有的家国文化内涵,它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包容力。每个中国人血液里都流淌着这种文化基因。

黎荔认为在这个时代的年夜饭形式多样。但是,无论我们吃的是年夜饭还是年中饭,吃的是四喜丸子还是加拿大北极贝,或是在哪个地方、哪种场景下吃的年夜饭都不要紧。因为这些形式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开放思维和兼容并包的民族性。“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在传承春节这个传统文化中的团圆核心。”她认为年夜饭在与时俱进的形式变化中,传承的东西是不变的,还是浓浓的中华民俗。

新闻推荐

陕西省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 深入挖掘文物的价值观念

本报讯(记者张杨)陕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