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代会开启“代表通道” 5位代表红毯上描绘更美好的明天
1月15日上午,省人大代表在“代表通道”接受新闻媒体采访。首席记者 王健 摄
一段红毯、五位代表,数十家媒体记者……1月15日上午8时,备受瞩目的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在期待中亮相,5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省人大代表,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国企发展、关中城市群建设等热点话题畅所欲言,为陕西发展建言献策,为全省人民描绘更美好的明天。
省人大代表米磊:
为硬科技企业发展营造适宜土壤
“近两年,硬科技这一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这也是我们陕西为国家贡献了一个新的IP。”省人大代表,西安光机所高级工程师,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米磊是国内提出硬科技概念的第一人,在“代表通道”上,他围绕科技创新畅所欲言。
米磊表示,过去5年,他们的团队致力于硬科技生态建设,搭建了“研究所+孵化器+天使基金+创业培训”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已经孵化了300家硬科技企业。随后,米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陕西而言,培育和发展硬科技,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追赶超越目标,构建“五新”战略和“三个经济”发展抓手具有巨大的支撑作用。
米磊建议,全省从顶层设计上搭建适应硬科技发展的政策生态环境。将硬科技纳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调动全省资源支持和鼓励硬科技发展。他说:“目前,陕西省硬科技企业还存在‘培育难’‘长不大’‘留不住’等情况,究其原因在于硬科技转化和孵化平台少,硬科技成长所需的金融资本总量低、链条不完善,硬科技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小等,需要搭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为硬科技企业发展营造适宜土壤。我建议在省级层面搭建硬科技全产业链培育体系,确保硬科技企业‘育得出’‘长得大’‘留得住’。”
省人大代表黄亮:
吸引区域外资源要素向陕西向西安聚集
省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正院级调研员黄亮就陕西如何发展“三个经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个经济’的发展思路,非常符合陕西发展的实际。一年来,我们在完善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平台作用,发挥动能性质,在转型升级、优化升级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黄亮说。
黄亮认为,陕西未来应该在三个方面继续积极作为。一是吸引。随着枢纽和门户的建设提升,外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乃至各类产业发展资源、管理模式都会向区域内聚集,陕西一定要抓住机会,用好资源,这将极大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和地位抬升。二是辐射。这是中心城市建设的必然效应,也是陕西实现西北龙头作用,带动全域发展的重大使命,必须有这个责任担当。三是平台。建好平台,依托平台,西安乃至陕西在大西北发挥经济体制改革主引擎作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区域外资源要素向陕西、向西安聚集,并重组这些资源要素,将极大地促进和带动相关地区、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
省人大代表李智远、李春临、刘安民:
加快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
“代表通道”代表心声。李智远、李春临、刘安民3位省人大代表也纷纷回应了百姓关切的相关问题。
省人大代表、铜川市市长李智远表示,关中平原城市群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陕西省委、省政府做出的推进关中协同创新融合、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决策,得民心、顺民意,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省人大代表、榆林市市长李春临说:“创新,是一座城市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榆林围绕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坚守环保、安全两条底线,正在积极谋篇、布局,实现永续发展。”
省人大代表、龙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安民表示,国企高质量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经济规模、贡献和拉动作用上,更重要的是还要体现社会责任和担当,把践行社会责任放在突出的位置。
记者康乔娜
新闻推荐
多措并举 稳中求进 稳增长系列报道 创新与探索并重 陕西民营企业发力稳增长
近日,华商报记者采访发现,多家民营企业探索稳增长,做出了有益探索。数据显示,陕西民间投资较快增长,民间投资增长稳定,一些行业...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