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传统版、早餐版、夜宵版、爷们版 三秦套餐 你最爱哪一版?

华商报 2019-12-12 03:07 大字

都说陕西人风格粗犷,但在吃上,老陕们绝对算得上“讲究”。这种讲究,既有对食物本身品质的看重,还有对搭配上的执着。就像大家广为所知的“三秦套餐”,在陕西也有百般变化。

“三秦套餐”惹人爱

版本不同都好吃

吃面搭配蒜+素拼,吃烤肉搭毛豆+汉斯,吃豆腐脑要来个锅盔辣子……不拘泥于形式,都各有各的风味。这当中,还有一种“三秦套餐”,只有真正的老陕才懂,有人亲切地称它为三秦套餐“爷们版”。

外地人所熟知的普通版套餐:肉夹馍+凉皮+冰峰,无疑很受欢迎,殊不知本地人的三秦套餐版本不胜枚举:早餐版,胡辣汤+腊牛肉夹馍+酸梅汤;午餐版,油泼面+西凤酒+凉菜;夜宵版,汉斯干啤+烤肉+毛豆花生;还有最硬核的“爷们版”,泡馍+素拼+西凤酒。

试想一下,在寒冷的冬夜里,来上一碗热乎的泡馍,再小酌一口,暖意瞬间席卷全身,满足、幸福的滋味不过如此。如果说糖蒜是泡馍的点睛之笔,那么西凤酒便是“爷们版”三秦套餐的神来一笔。

吃“泡馍”是陕西人的暗号

泡馍对于陕西人来说,有种特殊感情。这并非单纯地感知味道,更是对于过程及氛围的享受。当一个朋友叫你去吃泡馍,那其实是在说,“伙计,咱该好好谝一哈了”。如果是一个人吃,那不是简单的满足口腹之欲,而是需要一些力量,需要一点热度,需要一份让自己可放下心、觉得踏实、足以面对繁杂生活的气力。

所以说泡馍“瓷实”“讲究”“费时间”,其实它的本质,正是一种最接近实在——真实的,对身体和精神的需求。就说掰馍,外地人都觉得心累,就那俩馍,本来就“顽”得要命,使不上劲,还要掰得小,吃个饭也太费时间了吧。华商报记者在街头采访时,游客刘先生戏称:“掰馍之前我刮了个胡子,掰馍之后我还得再刮一次”,意在说掰馍需要下一番功夫。

陕西人可不这样认为,掰馍的乐趣和吃馍的乐趣是一体的。一盘凉菜先搁哈,边吃边谝边掰,这是老陕们面对面交流最舒服的姿势。

“掰、撕、掐、抖”,泡馍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需要食客和厨房互动。从掰到煮,从馍到汤,一碗泡馍经过千般锤炼,才可以上桌,自然要认真品尝,才不辜负这般美味。

套餐组合都是现实生活中自然形成的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华商报记者专门在街头采访,市民杨先生说,最爱的还是“爷们版”三秦套餐,“一个人喝的时候,独自享受美好时光,或者排解心中的愁绪;两三好友,则迸发出无尽话题和欢乐,一口接一口,一杯接一杯,叙不完的心里话。素拼+西凤酒,这两种奇妙的搭配,作为泡馍的调节剂,它清爽的口感,既可以很好消解饭食中的油腻,又能适时地调节场面,给大家找话题,制造情绪。这种粗粝的风格,正合了咱老陕爷们的心意。”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舌尖上的中国》顾问王喜庆说,三秦套餐并没有出处,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平时老百姓在吃的时候一般是凉皮配肉夹馍,口渴的话配冰峰汽水或者酸梅汤,由于冰峰是西安本地人从小对汽水的记忆,所以说这三个成了绝配。一餐饭有主食、蛋白质,汽水成为解渴的饮品,所以俗称为三秦套餐。

陕西的小吃,多以裹腹的主食为主,能形成套餐的组合很多,实际上我们的很多产品都是以一种套餐的方式去卖的,比如水盆配着月牙烧饼,油条配豆浆等套餐系列,都是现实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搭配,不管是“爷们版”还是“传统版”,只要是大众喜欢的、适合老陕们口味的,都可以称为“三秦套餐”,不要有刻板印象。华商报记者 曲丽莉 实习生 张秋

谈谈你心中的“三秦套餐”

各大版本的“三秦套餐”齐上阵,作为老陕的你,哪一种是你的最爱?

可以关注“华商美食”微信公众号,与华商美食小编互动留言,选出你心目中的“三秦套餐”,有机会赢取神秘礼物哦!

新闻推荐

吴晓丛: 汉阳陵是大遗址保护展示的创新实践

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鸟瞰一座历史文化内涵深、科技含量高、游人观赏性强的现代化地下博物馆,于2006年3月31日正式开馆...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