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让华州竹编活起来
?本报记者崔正博摄
本报记者 姜晓
从一个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竹艺厂,到如今集展示、传承、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竹艺社;从单一粗糙、附加值低的竹家具、竹编生活用具,到如今品类繁多、艺术水平大大提升的瓷胎竹编、渭华起义红色主题竹编、十二生肖竹编等各类创意竹编,华州竹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跨越,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之路。
王秋润是华州竹艺文化社的一名员工,也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证的工艺美术师。她告诉记者:“竹编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分篾。竹子的湿度要合适,干了容易开裂,湿了厚度不合要求。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分出合适的丝,也才能做出好的竹编产品。”竹编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编织阶段。“一定要心中有图,做出来的东西才能生动灵活,否则便没有生命。”也正因此,这里的员工都非常重视对自我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相关美学理论的学习,同时也将工艺美术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
华州竹艺社总经理宋益民介绍,华州区竹艺社以发扬华州历史文化人文底蕴,传承“渭华起义”精神为主题的竹编产品作为主打作品,辅以中国传统山水花卉鸟兽,同时创新把竹编工艺与瓷器等相结合的瓷胎工艺作品,不仅在竹编技术上进行了根本创新,而且大大提升了竹编的产品附加值,展示了华州竹编工艺与时俱进的风采。
华州区地势南高北低,是一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半山区县,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竹子的生长创造了天然条件,竹编也作为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在华州区广为流传。华州区竹编种类涉及床、椅、桌、书架、枕等二三十种产品。新中国成立后,华州成立了公私合营的竹艺社,生产竹沙发、竹茶几、竹器配套产品及生活用具等百余种竹产品。1960年,竹艺社的高级技师新天宝等人为北京人民大会堂陕西厅制作了54套竹沙发。1977年,其生产的竹门帘远销日本等周边国家。
2018年,华州区决心让竹产业重焕生机,特聘请获得“国际竹编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陈云华先生为华州竹艺文化社技术顾问,华州竹艺文化社开始在非遗传承和脱贫攻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竹艺的产业化,华州竹艺文化社开始大规模培训从业工人,目前已培养300多人,其中贫困户30多人。同时,竹艺社也被推荐成为“一带一路”东南亚竹艺文化发展联盟会员单位,同时也是陕西省唯一一家受邀参加2018第十届中国竹文化节的企业。
未来,华州区还将从竹生态、竹产业、竹文化等几个方面,大力推进竹产业的发展升级。可以想象,除了“万亩竹林”所带来的生态景观和竹家具、竹工艺品等附加值高的竹加工业之外,于幽篁里抚琴品茗,感知华夏竹文化的博大精深,将竹产业做到极致,将是华州竹编再续辉煌的开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魏建军)近日,记者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了解到,该院举办2019年度学术成果汇报会,内容涵盖考古、文物保护、文化遗...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