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今日陕西> 正文

70年医路初心 主办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 华商报 王兴武:医疗服务需要知法、懂医、会工程学、能写的“全才”

华商报 2019-11-16 01:48 大字

王兴武 1986年参加工作。长期奋战在卫生监督第一线,历经33年的磨砺,从一名普通执法人员成长为全省执法监督首席监督员。

现任陕西省卫生健康监督中心医疗服务卫生监督科科长。

走进王兴武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书柜里的书摆放得满满当当。

“我的业余爱好就是看书,与医疗卫生工作相关的全国人大制定的12部法律、国务院出台的24个条例、原国家卫生部出台的138条管理办法及400多条法律解释,我都非常熟悉。”王兴武说。

由于爱读书爱钻研喜欢总结经验的习惯,王兴武在面对突发事件和险情时能迅速拿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面对重大污染事故,他提出的方案使灾区无人中毒

卫生监督机构是卫生应急管理和处置的一支生力军,王兴武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他无畏艰险,承担多次重大应急突发任务。2000年9月29日凌晨,陕南某县境内,一辆载有10.33吨氰化钠的槽罐车翻入丹江水库支流铁河中,这起事故属于一起跨省区罕见的环境污染事故,造成3个乡镇13个村2万多人饮水困难,影响到5所学校1600余名师生饮水安全。王兴武率先进入事故现场,建议先切断了上游铁河水流并追踪污染水在污染区域水头。

“当时情况比较紧急,因为一克氰化钠就能导致500人死亡。现场有很多专家提出加酸分解法,我当时就否定了。如果放酸的话会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有毒气体,在场人员都可能因此中毒。于是我要求立刻对污染区水体加石灰使其变碱性再加漂白粉分解,防止加酸使氰化钠变为氢氰酸挥发引发工作人员中毒的二次灾情风险。”王兴武说,“当时,防化部队及国务院环保督导组专家到现场后对我提出的方案很赞同。”

因为采取了正确的处理方案,最终灾区无一例人畜中毒病例。

随后,王兴武带领卫生监督人员加大对居民饮水的检测,对于污染区域,用打探井放置麦饭石吸附方法,祛除地下水污染,工作连续三天三夜未曾休息,直至控制了污染源,保障了丹江水源的安全。

从刚到工作岗位从事改水改厕、固体垃圾废弃物处理和生活饮用水及食品、化妆品、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的监督工作,到2006年至今负责的全省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及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督导、培训、案件督办工作,如今,58岁的王兴武依然奋战在监督执法一线。

自创“五步执法”为卫生监督员开展执法工作提供指导

目前王兴武还承担着培训卫生监督员的工作,33年的工作经历中他总结出了一套“五步执法”的方法。

“这个在执法过程中非常实用,第一步,合法机构中的非法行医;第二步,机构超范围和人员超范围行医;第三步,了解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四步,限制类医疗技术的使用;第五步,公安移交案件。”

此外,王兴武还根据工作特点总结了几个适用方法,如,明察暗访取证非法行医,将监督与服务结合起来等。

优秀卫生监督员需要成为“全才”

谈到工作,王兴武感慨地说:“一名优秀的卫生监督员必须是一个知法律、懂医学、会点工程学、能写,有一定行政能力的“全才”。知法律才能做到依法行政;懂医学才能在面对医疗投诉的时候游刃有余;会点工程学才能更容易发现问题,比如去医院感染科或发热门诊检查,要求医院门诊大楼的中央空调与易感染门诊的空调分开供冷预防交叉感染,这些空调的运行机理你要懂才能发现问题;能写,才能把发现的问题、好的做法及时上报上级部门;有一定的行政能力,你才可以更快更好地处理案件或纠纷。”

如何用一句话评价自己?王兴武笑着说,他对自己的评价是“爆炸自我,服务于民”。华商报记者 孟洁

新闻推荐

权王军被依法提起公诉

本报讯(记者杨娟)11月13日,记者从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获悉,咸阳市委原常委、市纪委原书记、市监委原主任权王军(副厅级)涉嫌受贿罪...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